漆器的款识,在明代发展到了一个极大丰富的阶段,对于明代漆器进行鉴定,熟悉和掌握漆器的款识很有必要。
永乐漆器款识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非常重视漆器的制作与生产。永乐漆器的落款方式沿袭了元代私人刻款的方法。元代著名髹漆艺人张成、杨茂在其作品的底部往往用针刻“张成造”或“杨茂造”三字款。永乐款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一般在器底内缘处用针刻“大明永乐年制”直行款,刻痕细浅,笔道纤细,字体秀气,似行书,略欠工整。永乐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内缘的左侧,极少数在器底内缘的右侧。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有明确的纪年款识,以永乐为开端,它为后人准确地鉴别漆器的具体年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宣德漆器的款识
在署款方式上,宣德与永乐截然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永乐为针刻行书款,宣德则改为刀刻填金楷书款。宣德款的署款位置也不像永乐款那样相对固定,永乐款一般在器底内缘的左侧,少数在右侧,而宣德款有的在器底内缘的左侧,有的在正上方,也有的在器物表面边缘处,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宣德款遍器身”。宣德款的字体为官方常用书体,明代称为“台阁体”,清代称为“馆阁体”,字体端正规矩,笔画平直,笔道粗细一致,其中“德”字,“心”上无一横为其明显特征。
嘉靖漆器的款识
明宣德以后至嘉靖之前的近百年间,明代官造漆器出现了停滞,而此时民间漆器的发展却方兴未艾。到明世宗嘉靖朝,漆器工艺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官办漆器作坊继永宣之后又大量制作漆器,具有宫廷皇家风格的漆器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嘉靖朝漆器的风格经过近百年的变化,已从明初的圆润精致演变为纤巧细腻,此时已具备了剔红、剔彩、戗金彩漆等漆器品种。嘉靖漆器的款识有刀刻填金款和雕漆款两种。款识的位置在器物底部的正中;款识的排列方式有三种,即底部正中直行款、从右到左横行款、竖二行款。嘉靖款的字体为楷书,尖细均衡,结构略显松散,笔画笨拙。嘉靖漆器的器底除髹黑漆外,还出现了红漆底。值得注意的是,黑漆底的款识字体稍小,而红漆底的款识字体稍大。除刀刻填金楷书款外,嘉靖朝还出现了雕漆款。日本私人收藏家收藏有一件剔红文字圆盒,盒面正中雕“寿”字,四周五个开光内分别雕一个字,合为“福寿康宁永寿”。盒的上下口沿处雕有“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字体上下各雕一半,合为一完整款识。此种独特的落款方式仅有此一例。
万历漆器的款识
明万历漆器在款识的处理方面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年款的落款方式,可谓特点鲜明。万历漆器的款识有刀刻填金款和描金款两种。款识的字数有两种,一种是六字款,即“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款识的位置在器底正中,直行;另一种是款识后加干支纪年的八字款。在款识的形式上,以横款最为常见,一般位于器底内缘的正上方。据不完全统计,万历款中带有干支纪年的共有十七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大明万历癸未年制”,癸未,万历十一年(1583);
“大明万历乙酉年制”,乙酉,万历十三年(1585);
“大明万历丙戌年制”,丙戌,万历十四年(1586);
“大明万历丁亥年制”,丁亥,万历十五年(1587);
“大明万历己丑年制”,己丑,万历十七年(1589);
“大明万历辛卯年制”,辛卯,万历十九年(1591);
“大明万历壬辰年制”,壬辰,万历二十年(1592);
“大明万历癸巳年制”,癸巳,万历二十一年(1593);
“大明万历乙未年制”,乙未,万历二十三年(1595);
“大明万历辛丑年制”,辛丑,万历二十九年(1601);
“大明万历甲辰年制”,甲辰,万历三十二年(1604);
“大明万历乙巳年制”,乙巳,万历三十三年(1605);
“大明万历丁未年制”,丁未,万历三十五年(1607);
“大明万历庚戌年制”,庚戌,万历三十八年(1610);
“大明万历癸丑年制”,癸丑,万历四十一年(1613);
“大明万历丙辰年制”,丙辰,万历四十四年(1616);
“大明万历己未年制”,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