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潮汕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功夫茶习俗,潮州手拉朱泥壶(以下简称“潮州壶”)也成为潮汕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虽然相对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潮汕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潮州壶不愁生存,但也面临着如何持续传承及突破局限的难题。
“土罐”荣登大雅之堂
相比于广为熟知的宜兴紫砂壶,潮州壶名气不算大,事实上,潮州壶也是紫砂壶的一种。但潮州壶与宜兴紫砂壶在工艺上有很大区别,不同于宜兴紫砂壶手工拍打身筒或泥片镶接成型的工艺特点,潮州壶采用手工拉胚法成型,这对制壶师的要求很高。制壶师要在泥团的快速转动中,通过手指的拿捏完成各种造型,之后还要经过修胚、安壶嘴、壶把、壶钮、雕刻、烧制等十几道复杂工序才能完成,需要深厚的手工底蕴。
潮州壶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谢华是潮州壶世家“俊合号”的第五代传人。谢华坦言,外界曾将潮州壶称为“土罐”,意为难登大雅之堂,这让谢华很不甘心。
要打破“土罐”的固有印象,提升潮州壶的品质,必须从材质入手。经过近百种风化石的试验,谢华发现产自潮州青龙山的风化石,其品质可媲美宜兴紫砂。与此同时,谢华也一直在探索如何从工艺、内涵以及艺术感染力上提升其档次和品位,创作出一系列精品,比如,谢华创作的《腾飞提梁壶》气势磅礴,造型流畅,曾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
制壶师稀缺阻碍持续传承
潮汕人家家都有喝功夫茶的习俗,所以,不论优劣,每家每户都有潮州壶。但与其庞大使用量不符的是制壶师的稀缺。谢华介绍,因为传统的传男不传女,制壶人仅有20余人。“这就给潮州壶的持续传承带来了很大障碍。近几年,我们已经打破陈规,开始招收学生,从事制壶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谢华说。
1995年,谢华设立了茶壶创作室,2010年成立了潮州市湘桥区陶瓷传统特色工艺手拉壶研究中心。谢华还与广东省陶瓷学校合作,开办了潮州手拉茶壶工艺班,帮助培养制壶的初级技术人才。但谢华也有担忧,潮州壶这项技艺至少需要学习两三年时间,而现在能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并不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潮州壶,谢华每年坚持在潮州广济桥庙会摆摊,亲自向人们演示技艺,免费指导游客现场制作潮州壶。“这是中国唯一以转动的辘轳为工作台,用手指和竹篾、小刀等工具,通过捏、擦、粘等手段,让土坯在旋转中成型为精美茶壶的技艺。”谢华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潮州也能出很好的壶。”
潮州壶市场需进一步挖掘
上世纪80年代,谢华制作的潮州壶就卖到300多元的价格,创下当时潮州壶市场上的价格纪录。此后,潮州壶走入拍场,其收藏价值被挖掘出来,谢华的部分作品也被拍出高价。2011年10月,其创作的《弓门提梁壶》在深圳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7万元的价格成交。2013年的嘉德春拍上,谢华的作品《仁寿壶》以38万元的价格成交,再次刷新潮州壶的单只市场成交价格。
“这表明潮州壶已经开始被市场认可。”谢华说。但他也很清醒地看到,潮州壶的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宜兴紫砂壶相比,处于“省尾国角”的潮州手拉壶缺乏广泛的宣传,名声上一直都难望宜兴紫砂壶项背。谢华认为,潮州壶要广为推介才能提高知名度:“我们潮州的制壶师很少出门,都是默默埋头钻研技艺,但果不多出来和大家交流,别人又怎么了解潮州壶呢?”
除了推介不足之外,潮州朱泥壶行业的从业者过少也是问题之一。“最好是有几千人的规模,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谢华说,传统的潮州壶制作包括泥料配制、烧制等等都是一个人做,这样的传统模式也必须打破。在谢华看来,这个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分工。谢华表示,潮州壶产业必须具备从业者多、产业链丰富这两个条件,才能够迎来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