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刀工泥趣品徐秉方紫砂壶刻

时间:2019-04-1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伴随着嘉德在线12月月度拍卖会的临近,此次月拍中的艺术精品也逐一亮相,其中,由当代留青竹刻名家徐秉方亲自操刀的一枝竹石瓢壶尤为引人注目。 提到徐秉方,爱好留青竹刻的藏家,无人不知其端指运刀如运笔,他的留青竹刻作品被誉为绚烂如水墨之具五色,颇得笔墨之妙。
 
   伴随着嘉德在线12月月度拍卖会的临近,此次月拍中的艺术精品也逐一亮相,其中,由当代留青竹刻名家徐秉方亲自操刀的“一枝竹石瓢”尤为引人注目。
 
  提到徐秉方,爱好留青竹刻的藏家,无人不知其端指运刀如运笔,他的留青竹刻作品被誉为“绚烂如水墨之具五色,颇得笔墨之妙”。
 
  在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的收藏中就有一件“徐秉方刻启元白画山东臂搁”。这件竹刻作品由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画稿、徐秉方先生奏刀。
 
  在2003年出版的《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一书中,王世襄先生高度评价此件作品:“秉方继承家学,专攻留青,四十以后,艺大进。巧用竹筠,有新的突破,不独于见刀处见神采,更求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不然,对此弥漫滃郁,满幅烟云将不知如何措手矣。”
 
  而启功先生在见到自己的山水墨稿被徐秉方刻得如此精湛传神后,则欣然赋诗曰:“四百年来论竹人,三朱两沈记犹新。于今奕世传精诣,喜见毗陵步后尘。”
 
  除了竹刻,作为徐秉方先生业余爱好的壶刻,也同样融合着他深厚的刀工与笔墨意趣。然而近年来,徐秉方的竹刻作品弥少、弥精,且都为研究之作,不舍流入市场。想要欣赏、收藏徐秉方的“刀”的藏家,不妨从他的壶刻开始。
 
  通常刻壶都是由画、刻两个人完成,而徐秉方先生每每单凭腹稿,以刀代笔,单刀切入,随心灵动,一气呵成,摒弃了图案化的“描红”刻法,真正做到了“成竹在胸”。在他看来,壶刻与留青竹刻虽门类不同、技法不同、材质不同、刀具不同、作品要求也不一样,却有着共同的艺术理论和美术基础。
 
  将于12月23日在嘉德在线(www.artrade.com)上拍的此件“徐秉方刻一枝竹石瓢壶”是徐秉方先生壶刻中堪称经典的“一枝竹”作品,作为留青竹刻世家的当代掌门人,他对竹子形态的把握和对刀的掌控皆已炉火纯青,此件作品刀工恣意潇洒,细观竹叶,一面平、一面粗,虚实结合,疏密分明,阴阳相映,合于自然,透着“刀味”,也带出了紫砂应有的“泥味”。
 
  徐秉方先生的壶刻往往并非局限于正面,而是把立体的壶形当成一张平面的纸来构图,考虑画面的疏密虚实稳重与留白。此壶竹枝从正面自然延伸至壶盖,再次打破了传统上将刻饰完全图案化的理念,更添赏玩趣味。壶盖题识“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源于徐秉方先生最喜欢的诗句:“富贵于我如浮云,不可一日无此君。”于刀法中见其深厚的书法功底。
 
  正如徐秉方先生所言“余刻壶唯泥质优良,制作精美者是选。”此石瓢壶,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壶身八字造型,直流,把呈倒三角势,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秀巧精工。与徐秉方先生标志性的“一枝竹”相映成趣,“刀味”与“泥味”为赏玩壶增添了更多的新意。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石瓢壶  收藏  紫砂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非遗传承人创作鄂派紫砂壶捐赠
非遗传承人创作鄂派紫砂壶捐赠
养壶之开新宜兴紫砂壶
养壶之开新宜兴紫砂壶
传统紫砂壶开壶方法
传统紫砂壶开壶方法
简捷的紫砂壶开壶方法
简捷的紫砂壶开壶方法
紫砂壶开壶方法
紫砂壶开壶方法
紫砂壶的保养方法介绍
紫砂壶的保养方法介绍
紫砂壶怎么开壶比较好
紫砂壶怎么开壶比较好
两种紫砂壶开壶的办法
两种紫砂壶开壶的办法
紫砂壶工艺师教你怎么开壶
紫砂壶工艺师教你怎么开壶
旧紫砂壶开壶方法
旧紫砂壶开壶方法
紫砂壶开壶以及保养
紫砂壶开壶以及保养
浅谈紫砂壶的真与假
浅谈紫砂壶的真与假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