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都十分注意壶上的款识,尤其是明清、民国的老壶,看款是断定紫砂壶价值的重要依据。由于款识的重要性,使得市场上一直存在款识造假的现象。对此问题,民泰先生指出,在紫砂壶领域存在真款假壶和假壶假款两类“假壶”。
“真款假壶并非全部造假。有些是应酬之作。原先一些制壶艺人做壶送人,大都自己做,这类壶有好有坏,但都是真款真壶,只是有时随便做做,用以送人。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应酬壶的拥有者将此类壶抛入市场,这种壶因其质量较差而令人怀疑其为伪作。后来艺人们做壶送人,出现了徒弟代做,打上自己的印章或刻上自己的款,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时常出现。”民泰先生指出,当制壶者作品进入市场,供不应求时,就出现了他们找徒弟或者他人代做,但区别是,认真的制壶者可能会让别人做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由自己再加工,直至完成打上或刻上自己的款。而利欲熏心的制壶者,可能会将印章全部交给代做人,做好后将壶送来,付给代做者一些制作费即可。这就是真款假壶,分辨此类壶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眼力和鉴别能力。
至于假壶假款,这种作伪手段的目的就是纯属牟取暴利。民泰先生表示,目前发现的款识作伪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个:一是根据书籍资料,仿刻图案或仿制刻款;二是在烧好后的原作品上复制印章或作拓片再加工;三是用照相制版技术,用铜锌版制出印章;四是用数码相机拍摄,进行雕刻印章;五是任意凭空臆造。另外,还有一种刻意造假行为另当别论。比如“孟臣壶”,几个世纪以来,孟臣壶款的壶从未间断生产,作品多仿其大概,即仿制一种时代品种,用以迎合爱壶之人的需求,并不刻意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