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石瓢壶名称锁谈

时间:2019-05-2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如今,大凡以石瓢命名的紫砂茗壶,都是古今紫砂壶艺家的经典之作。诸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的曼生石瓢,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极具现代审美的景舟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身梯形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如今,大凡以“石瓢”命名的紫砂,都是古今紫砂壶艺家的经典之作。诸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的“曼生石瓢”,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极具现代审美的“景舟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身梯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也是当今壶艺家给砂壶命为“石瓢”的主要依据。 
 
  那么,当年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作的这种紫砂茗壶,是否就以“石瓢”命其名的呢?
 
  在有关“曼生壶”的史料中尚未发现有“石瓢”的记载,倒是在一具既符合上诉“三要素”又在壶腹镌有铭文的紫砂壶上发现了曼生为此壶的命名。该铭文七行十四字:“不肥而坚,是此永年。曼生作瓢壶铭。”这就是说,这种砂壶最初的称谓是“瓢壶”而非“石瓢壶”。
 
  陈曼生缘何以“瓢”冠以此壶之名呢?笔者认为:在各式“曼生壶”中多有以葫芦为原形的铭壶,如:葫芦壶、匏瓜等。葫芦是一种一年声草本植物,其果实有呈“8”字形,有呈梨形,民间将果实之干壳或纵向剖开两半或横向截去部分,便成了盛器,亦即瓢。陈曼生可能就是依据后者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为“瓢壶”的。当然,为使用方便实用,成型的瓢壶与原形相比,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为方便提盖子,便于清理茶渣,壶盖为压盖,壶口为阔口;为使用摆置稳当,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使重心下垂。不知这样的推想是否有点道理。
 
  “瓢壶”何时改称“石瓢壶”?有文章说,“这应该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从而改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又说“陈曼生与朱石梅分别在其参与的瓢壶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也是顾老为之更名的直接依据。”根据这位文章作者提供的资料,笔者左思右想也看不出顾景舟先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是改称“石瓢”的缘由。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石瓢壶  普洱茶  普洱  紫砂  茶渣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石瓢壶底部有一圈明显的圈痕,
石瓢壶底部有一圈明显的圈痕,
石瓢壶,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石瓢壶,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紫砂壶中,石瓢壶为何经久不衰
紫砂壶中,石瓢壶为何经久不衰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新手在选购紫砂壶时有哪些地方
紫砂壶的容量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紫砂壶的容量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紫砂文化:什么是好壶
紫砂文化:什么是好壶
怎样才能够挑选到一把好的紫砂
怎样才能够挑选到一把好的紫砂
紫砂鉴赏小妙招三步到位
紫砂鉴赏小妙招三步到位
好紫砂壶的壶盖是什么样的
好紫砂壶的壶盖是什么样的
茶人不可不知的紫砂壶式样
茶人不可不知的紫砂壶式样
紫砂壶之路竟是小人物铺成的
紫砂壶之路竟是小人物铺成的
朱泥紫砂壶的特点有哪些
朱泥紫砂壶的特点有哪些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