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酷热难当,只得坐在家里“孵”空调。闲来无事,随手翻看旧藏,翻出了几把近些年名家题写制作的墨宝紫砂壶,有百岁画家王康乐的“长乐永康”壶,将军书法家魏伯良的龙字壶,九老艺术沙龙老书画家合作的寿星壶等。真个是造型简洁,线条鲜明,转折圆润,与墨宝相映生辉。
恰在欣赏时,我接到书画篆刻家、刻壶家施祖荣先生的问候电话。于是,我们便即兴聊起了紫砂壶。原来,施先生不久前刚制成一套七贤宝鼎紫砂壶,是选用宜兴最好的紫砂土——黄龙山紫泥,由名家留墨,制壶高手精心制作而成的。施先生的话,引起了我很大兴趣,再也顾不上“大火流金,天地为炉”的天气,必欲一睹为快了。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施先生热爱书法篆刻,尤擅甲骨文、金文书法。近十年来,他对刻壶产生了兴趣,在宜兴制壶高手,荆溪紫砂联盟会长吴宁先生合作下,刻制了汉韵壶、石弧壶、秦权壶等紫砂壶数百种。这七贤宝鼎套壶便是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我仔细端详套壶,一壶六杯共七件。壶高12厘米、宽15厘米,口1.5×1.5厘米;杯高5厘米,宽9厘米,口6×6厘米,其壶四方抽角成八面,看上去古朴稳重线条优雅流畅、泥质润泽温和,壶与杯风格浑然一体,套壶由施先生撰写题壶诗文,画家吕羊画《竹林七贤图》,吴宁先生设计造型。六个杯子分别由周志高、高式熊、郭大湧、王诚真、吕羊、施祖荣题写书法,最后经施祖荣刻壶、吴宁烧制而成。可以说,套壶的完成,也是凝聚书画篆刻界“七贤”之心血的。
紫砂壶在其4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因文人的参与,或设计样式,或题铭作画,逐渐超越了普通泡茶器物功能,演变为深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质朴内敛、可塑性强,制作中拥有自由和灵性,又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趣。古人说“人间珠宝安足取,岂止阳羡溪头一丸土?”说的便是用宜兴(古名荆溪,阳羡)紫砂土制成的紫砂壶,是可以超过珠宝的。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