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紫砂壶打了十年交道
如今,宋双才收藏了600把紫砂壶,家中柜子里、床底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壶。即便他家再也装不下壶了,也不会减弱他对紫砂壶的关注:“我隔段时间就会去潘家园、报国寺等地方转转,也会关注拍卖会及市场动态。我还会去各地博物馆看看别人的藏壶。”
宋双才从2002年开始研究紫砂壶,凭着他自身“弄一个事情一定要弄清楚”的执着精神,十年磨一剑,他成了国内紫砂壶文化研究的佼佼者,经常在网络上、媒体上发表一些个人看法,虽然有时会招来不少人非议,但他从不在意,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小小紫砂壶蕴藏大乾坤
虽然宋双才近两年很少再买紫砂壶了,但是他对紫砂壶的喜爱丝毫未减少。讲起紫砂壶,他娓娓道来:“紫砂壶与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它跟人有亲切感。上到皇家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喜欢。据说黄山那边有一个村,家家户户门口挂一把壶,‘壶’、‘福’同音,藏壶藏福,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一把好壶,里面融汇的不仅是诗、书、画、印这些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更凝结着做壶者的智慧和精神。因此,如果一个制壶者没有养成‘浩然之气’,他的壶就会少了气韵,而他最多不过是一个制壶匠。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竟能折射出中华5000年的悠久文明。”
紫砂壶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器皿。由于紫砂的泥料可塑性极好,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一把紫砂壶由主体身筒,附件壶盖、壶钮、壶把、壶嘴、壶足这六部分组成。“就是这六个部分却构成了巨大的造型艺术宝库,它的变化像天文数字一样丰富,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两把相同的壶。”宋双才笑道。
就想把紫砂文化传承下去
宋双才爱壶、养壶、研究壶。他认为养壶会产生感情,壶会有光泽,看着非常漂亮,虽然它的价钱不会因此改变。“我养壶,几乎一个礼拜十几把壶换着使,我愿意体验这种乐趣。珍贵的壶用还是要用的,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就尽量少用,尽量稳妥一点,因为磕碰了,价值损失非常大。”
如今,他打算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或找愿意跟他合作的人建一个陈列馆,把家中的藏品陈列起来。他也准备整理博客上的文字出书。“紫砂文化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对其深入研究的成果。我觉得我有责任把紫砂文化传承下去。”他严肃地说道。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