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至民国时代,即从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这四百多年所产的古壶有哪些特点?我们用“金石味、书卷气、民俗情”来概括。宜兴壶从初创时代到民国初,一代又一代卓尔不群的壶艺家与同时代文人雅士的合作才使壶上呈现金石之韵味、书卷之气息。嘉庆时代陈曼生与其文友所创设的《石瓢》、《开栏》等多款壶式,交由杨彭年等名艺人制作,是这种合作的典范。上世纪中五十年代,民国三四十年代已崭露头角的一批艺人在1955年十分幸运地成立了紫砂“合作社”,才使宜兴壶薪火相承。
但是,由于时代变迁,乡间文化沙漠化,一九八零年代开放后,乡间众多造型恶俗、泥料低劣的“垃圾壶”泛滥于市井坊间,又加上恶炒家们蓄意搅局,终将宜兴壶的价值标准搞乱。
我们今日最需的是,要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宜兴壶价值体系。我几十年玩壶藏壶的经验将好壶用一句话概括:好看并能将茶沏出好味道的壶才是好壶。所谓“好看”,即造型好、泥料好、做工好、装饰好、窑火好。这“五好”之“好”字,也可改为“美”字。有了这五方面的“好”,才能使拥有这好壶的人,百看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