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是人一生的玩物,也是爱好者情感偏好的投射,不可能有速成的,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你太浮躁,估计是要交不少学费,新手玩壶的路还很长。现在的新人很茫然,并不明白什么是原矿紫砂,只能把自己的想象强加在紫砂身上,刚开始喜欢颜色鲜艳的,光亮的,泥被打成一百二十目通粉的,表面细得像玻璃一样的。这种壶其实表面已经瓷化,和瓷器没有任何区别,还算得上紫砂吗?颗粒的甄别,通过肉眼是可以正常区分的,紫砂的目数自起源至如今,大致基本锁定在:20-120目的范围,制作紫砂壶最优的目数应该在30-60目之间。过粗过细具会对紫砂茶具的工艺步骤,造成影响。
古有陆羽在茶经说到"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可见古人对于茶的喜欢,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段话说明品茗必须做到水好,火足,具美。品茗者除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称"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于是呼,紫砂壶茶具横空出世了…
今天我们走进瓷库中国专家沈教授的课堂,来听听沈先生来说说紫砂的起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