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泥是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泥料的统称。紫砂泥是矿体,夹杂在陶土的甲泥矿和嫩泥矿内,开采时质坚如石。陶土开采出来以后,经人工挑选出紫砂泥,所以,紫砂泥又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宜兴陶土矿中,紫砂泥的含量仅占百分之几的比例。它们即可以单独用作原料,也可以相互掺配制壶, 这三种泥色都有深浅不同的色差。
开采数百年的黄龙山矿区
紫泥产于丁蜀镇黄龙山,深藏在黄石岩下,夹杂于夹泥矿层中,现在这里已经不再开采泥矿,而成为丁蜀镇的一个自然景观。
紫泥矿原料外观呈紫红色或者紫色,其内有细微银点闪烁,并隐现浅绿色的斑点,更有天青色的,称天青泥,只在鼎蜀镇中心的大水潭矿中有过。紫泥烧成后外观为紫色、紫棕色或者深紫色。
宜兴紫泥原矿
本山绿泥是紫泥层的夹脂,原矿呈绿色,烧成后的泥色为米黄色。
本山绿泥原矿
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一般位于嫩泥矿的下层。红泥原矿呈黄色或者红色,烧成后为暗红色。
宜兴紫砂红泥原矿
据文献记载还有一种团泥,属于紫泥,也称团山泥,因产地而名。它是清初时期,在位于团山的矿层里发现的紫砂泥,其特点是紫泥与星点式本山绿泥混在一起,无法分开,烧成后呈青铜色,已经于清代晚期用完。团山泥用完以后,当时的制壶技师们有感于其色泽的古雅和泥质的优良,试图用紫泥和本山绿泥相配的泥料来代替团山泥,这就是人工配制的所谓段泥。
紫泥通过不同的矿层和陈腐可以炼制底槽清、清水泥、黑星砂、黑泥等;
红泥通过不同矿层的开采淘沙炼制可以衍生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红朱泥、黄金朱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