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历来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壶、八方壶、传炉壶、觚棱壶、僧帽壶等造型。方器造型规则要求为“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方器除口、盖、纽、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使壶体不论四方、六方、八方、长方、扁方等,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
【六方形壶】
紫砂壶中的方器以六方、四方为多,八方形器较少。
六方大彬壶
1968年扬州江都丁沟乡出土的六方大彬壶,发掘时伴有砖刻墓志铭,注明为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墓葬。是已知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方形壶收藏品。壶身呈六方形,平肩,短颈,压盖,盖为圆形,纽为倒圆台形,纽上有对合的半弧纹。壶嘴为二弯流,把为长圆环形,底为加底。整体造型显得粗犷,加工不够细致。
高六方御制诗壶
清乾隆时期,壶身呈高六方形,折肩,短颈,压盖,盖为六方凸起,盖纽亦为方尖球体,盖沿一周唇线、口沿线厚方,壶身肩以下略收,折底,一弯流,如意式环形曲把。壶身通体装饰乾隆御制诗及绘画。画面为模印。此壶造型与民间及文人壶造型区别较大,细节较多,处理得也极为讲究,宫廷味较浓。
六方直身提梁壶
清乾隆荆溪许伯俊制。壶身呈六方形,平肩,六方短颈,压盖,六方高桥形纽,平肩上装六方形高提梁,壶嘴为六方三弯流。此件紫砂的造型与大彬六方壶基本相似,只是大彬六方壶颈为圆颈,环形把,但此壶做工要比大彬壶讲究得多。
僧帽壶
现代顾景舟制。壶身为六方形,丰肩,高颈,壶冠为六瓣莲花,其中一瓣为流,六方口,压盖,盖纽为六瓣球体。鸭嘴流,环形圆把,上端有扣。壶腹以下略收。此壶型源于元代僧帽壶,改为紫砂来做,由圆器改为方器,其中有延续、有创新,也可以说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是方器中难度最高的造型。此壶为顾景舟仿古而制,与前人作品相比,略有不同。
雪华壶
现代顾景舟制。壶身为六方形,折肩,虚短颈,六方口,压盖,盖面凸起,盖面重叠六方形,六方盖纽与身相似,壶腹下内收,六方加底。六棱三湾流,环形方把。整体造型,折肩以上刻划较细,俯视可看出六个方形层层叠加,壶身较为简单,可形成对比。
井栏六方壶
现代周桂珍制。壶身为六方形,上小下大,每条边线均为直线,六面平整,折肩,圆口,壶面略为凸起,嵌盖,盖面微凸,桥形纽,六方短直流,环形把,略有夸张,整体造型极为简洁。局部多有变化。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