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钧瓷的特征介绍如下:
金代时期,钧窑的生产十分萧条。金世宗继位后,河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钧窑产品逐渐丰富,质量依然精美,天青釉钧瓷的釉色明丽光亮。除钧釉瓷、青釉瓷外,白釉和黑釉瓷器的数量开始增加。
中原人口变化与金钧的兴衰历史:
(大定二十七年)七月,谕旨尚书省曰:‘唐、邓、颍、蔡、泗等处,水陆膏腴之地,若验等级,量立岁租,宽其征纳之限,募民佃之,公私有益……’
八月,尚书省奏:“河东地狭,稍凶荒则流亡相继。窃谓河南地广人稀,若令召集他路流民,量给闲田,则河东饥民减少,河南且无旷地矣,上从所请。”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很少提及金代钧瓷,这是由于历史文献有关金代钧瓷的记载相对较少,实物资料所见不多的缘故。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金代钧瓷的实物开始发现。辽宁辽阳金墓、山西侯马金墓、北京大葆台墓及其他一些金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稍与宋代钧瓷不同的瓷器,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应该说,金代钧瓷是中国钧瓷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金代钧瓷继承了宋代的烧制技术,但为降低成本适应民间日常生活所需,对选料和工艺追求不严,致使大多产品不太精细。除少数精品外,产品整体比宋代逊色。
金代钧瓷胎质泛黄者多胎体粗松,细灰者紧密,一般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不刷釉,很少采用支烧,大多为垫饼烧。有的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皆为直式,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不同程度地留在胎体上,少加修饰。
金代钧瓷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施釉较薄,釉色流动性较小,色彩单调,窑变效果不及宋钧自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钧有的与宋钧接近,有的又与元钧相似,不易分清,往往把金钧当做宋钧或元钧看待,这仍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