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唐代宫廷茶具还原茶之盛事

时间:2019-08-0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鎏金摩羯鱼 三足架银盐台 整体取莲花造型,由盖、台盘和足架构成,上饰鎏金摩羯纹。 鎏金伎乐纹调达子 这件鎏金调达子纹饰图像,精美异常。腹壁中部刻有三名吹乐、舞蹈的伎乐。其余部分装饰着繁复的蔓草纹和团花图案,这种卷曲的S形蔓草图案,因为盛行于唐代,也被称为
鎏金摩羯鱼
三足架银盐台
整体取莲花造型,由盖、台盘和足架构成,上饰鎏金摩羯纹。
 
鎏金伎乐纹调达子
这件鎏金调达子纹饰图像,精美异常。腹壁中部刻有三名吹乐、舞蹈的伎乐。其余部分装饰着繁复的蔓草纹和团花图案,这种卷曲的“S”形蔓草图案,因为盛行于唐代,也被称为“唐草”。对后世和日本的装饰风格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鎏金门座碾子
唐代是尚马的朝代,马的形象无处不在。而象征天气、乾坤、身披彩云的龙马形象在皇室用品频频出现。《尚书》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这种纹样在汉唐两代较为常见,也反映了这两代恢弘包容的时代特点。
 
素面琉璃茶盏茶托  
这件是我国比较早期的琉璃工艺制品。它的发现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讲究茶文化的唐代,玻璃器皿是昂贵和实用的茶具,并不像今天这样大众,人们随手就能拿起一个玻璃杯冲茶倒水。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从器具得如此
中国饮茶之风源远流长,茶从最初神农尝百草的药饮传说逐步演变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开门七件事”之一,饮料中能与酒抗衡者,唯茶耳。魏晋风流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茶之水质、器具、礼仪等,茶事更逐渐成为有心人精神层面的乐享。唐时陆羽著《茶经》,为千年之后的我们见证了唐代饮茶之盛事。然而唐风已远,千年以前的茶事与现今差距甚大,单凭文字记载,颇有让今人抓耳挠腮,难以理解之处。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室茶具  重塑茶事想象
公元873年,曾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已在“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之中风雨飘摇。穷奢极欲的唐懿宗刚刚去世,懿宗第五子、年仅十二岁的“五哥”被宦官迎立为唐僖宗。次年初,少年天子在送还佛骨时,敕令封闭唐皇室供佛的法门寺地宫之门,佛骨舍利与数千件供佛珍宝被埋于地下。越明年,席卷天下的黄巢起义便如暴风骤雨般袭来。古都长安,毁于唐末战火,每三十年迎送一次的佛骨地宫再无开启之日,法门寺珍宝,千年来不为人知。直至公元1987年,政府欲拨款重修法门寺,在塔基清理时方发现了被石函封闭的地宫。  这批珍宝中现世了许多罕见的唐代艺术珍品,亦解开不少千年之谜,其中成套的唐代宫廷茶具,重塑了人们关于唐代茶事的想象,与陆羽所载的民间茶具相映成趣。在人们一般印象中,饮茶器具多以陶瓷为主,陆羽所言民间茶具多用竹、木、铜、铁、瓷器,亦着重提到茶盏所用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三点品评白瓷在审美上不如青瓷。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批宫廷茶具却以贵重闪耀的金银器为主,茶盏更是颇为少见的琉璃器,时价贵比黄金,凸显了皇室尊贵与奢靡。据地宫中《金银宝器衣物帐石碑》记载有“琉璃钵子一枚,玻璃茶碗托子一副,玻璃碟子十一枚”,这个玻璃茶碗托子呈淡黄色,素面无任何装饰,晶莹透明,其形为高足茶托与茶盏,这种造型一直沿用至今。金银器则包括烘焙器、碾罗器、烹煮器、饮茶器、贮藏器等成套茶具,茶碾子和茶罗等器物上均有“五哥”的划文,可见是唐僖宗本人的御用之物。隋唐胡风兴盛,与西域交通频繁,宫廷贵族盛行使用金银器皿,亦是受到了波斯影响。唐宫廷的金银器在器形及纹饰錾制上均借鉴吸收了大量来自印度、波斯的风格。
 
“茶不厌精,炙不厌细”的唐代茶风 
唐代饮茶方式与现今大有不同,今人读陆羽《茶经》中的煎茶法,对所用器具及方法多有不明,现以文物器具与记载对照相应,已能大致还原唐代煎茶方式。唐有散茶饼茶、末茶,宫廷盛行饼茶,但都需将固形茶碾成碎末。碾碎之前先行备茶,即以竹夹子夹取茶饼置于炭火上烘焙,去其水气。待茶饼凉后,用茶碾子碾成茶末。唐人有诗称碾茶为:“圭璧相叠压,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法门寺出土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其上为纯银涡轴碾轮,錾鎏金莲花及流云纹,其涡轮圆形有孔,好似玉璧,孔中插一轴杆;而长条形的碾槽则如玉圭,碾轮叠压碾槽,恰为“圭璧相叠压”之景。饮茶至宋代发展为直接注水点饮,则需更细更匀的茶末,诞生出能磨更细目数的茶磨,此种茶碾形制遂告失传。除宫廷雅好外,唐代茶风大盛亦得益于寺庙僧院,修禅僧人取其提神醒脑,能去除睡魔,以利于坐禅修行,清心静气。从唐代末茶发展而来的宋代点茶,经由禅僧传入日本,其饮用形式经日本抹茶道传承下来,至今仍存唐宋遗韵。  碾好的茶末经茶罗进一步筛细筛匀,置于盒中。然后以釜煮水。唐人在煮水煎茶时,会加盐,也可加入其他香料。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精美绝伦的银盐台,用以盛放盐及香料。该摩羯纹蕾纽三足银盐台整体取莲花造型,由盖、台盘和足架构成。足架以银线制成,上与银盘相接,中有摩羯鱼两尾和莲捧宝珠两颗。盘面为莲花座,座中莲蓬处陷入,可用以盛盐,盐盖为拱形倒置荷叶,叶沿卷曲。上饰鎏金摩羯纹,摩羯是印度传说中的神兽,长鼻利齿、鱼身鱼尾,随佛教传入中国,唐以后融入龙首形象,又称“鱼龙纹”。荷叶盖顶有莲花苞形纽,纽中空,可以拆卸,分为上下两半,可开合,用以盛放椒粉等其他香料。待水一沸后,加盐;二沸后,舀出一瓢沸水搁置一旁,用竹筷在水中荡出漩涡,将茶末对准汤心投入;三沸后,将二沸取出之水倒入止沸,以培育茗沫。其汤花薄者曰沫,厚者称饽,轻者云花。然后分茶至诸茶盏中,沫饽均匀,可饮之。
  
现代多元茶艺难觅唐时遗风
多元化发展,一向是中国历史运行的独特轨迹。每当一种新的饮茶方式出现,旧有的东西往往如雨打风吹去般消散,难觅踪迹。元明以后,中国炒茶工艺成熟,逐渐流行以沸水直接冲泡条状散茶,取其香气和原始滋味,唐宋盛行的煎茶、点茶迅速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加之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气候、物种、风俗千差万别,在时间和空间上,中国茶事都发展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今之云南普洱、安化黑茶还带有唐代饼茶之余韵;而客家人之擂茶,以擂钵将茶叶捣成粉末,加入花生、芝麻、生姜、炒米等飨物研碎,以沸水冲饮,细盐调味,仍隐约传承着唐时的饮茶风貌。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方式  茶文化  中国茶  普洱  工艺  茶叶  饮茶  水质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玻璃茶具中的缤纷世界
玻璃茶具中的缤纷世界
茶具泡茶喜欢就好
茶具泡茶喜欢就好
特色茶具文化
特色茶具文化
茶具的四种形态
茶具的四种形态
十四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详解
十四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详解
黑瓷茶具特点
黑瓷茶具特点
茶具文化
茶具文化
中国茶具和英国茶具的特色
中国茶具和英国茶具的特色
中国茶具的特色
中国茶具的特色
四招清洗茶具的方法
四招清洗茶具的方法
茶具求好
茶具求好
功夫茶具的特点
功夫茶具的特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