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北京东正2015秋拍“献礼——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单一标专场形式举槌,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咨询价上拍,经激烈竞价,最终以80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9200万元成交,现场VIP藏家杨子竞得,这不仅刷新了顾景舟本人的作品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
紫砂壶自明代诞生,经过清代296年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至民国时期又因种种原因衰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紫砂的从业人员仅存30余人。1955年宜兴当地的70余名生产人员自发齐集,成立了紫砂工场。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七位德才双馨的技术辅导人员,培养宜兴当地的青年紫砂工作者,传承紫砂艺术发展。这七人即是紫砂史上著名的“20世纪50年代七大家”。此七人,各有所长,各善一面,在紫砂圈内享有盛名,但往往人们耳闻其名,却不能详。下文,拟分别对七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作一简介,望读者喜欢。
陶刻大师——任淦庭
任淦庭(1889——1968)字缶硕,又名干庭,号石溪、聋人松道人等,“国家名牌手”,江苏省政协委员。任淦庭出身自书香世家,虽因家道中落仅读过三年私塾,但其15岁便于宜兴著名陶刻画家卢兰芳处学习陶瓷器中的书画应用,出师后在吴德盛陶器公司从事陶瓷雕刻作画工作。他还曾师承于清末金石家、书画家陈研卿、陈懋生,学习书法。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乱隐于乡野,以售卖字画为生,50年代被政府聘请,主要从事紫砂制作以及学员培养工作。
任淦庭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最善于在各种紫砂的茶具、花盆、炉鼎等器之陶坯上书画雕刻花卉、山水。其作品图案清新淡雅,晚清文人画气息浓厚。而雕刻书法时,笔力遒劲、铁划刀割,金石味十足。其一生创作十分注意紫砂器皿上书画铭文等内容与器皿器型的呼应关系。每幅陶器作品之上似有一幅国画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作品有所改变,开始将对生活的热爱融入作品之中。创作了如“解放——江岛山”等一系列时代风格浓郁的作品。其作品曾被送往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展览。代表作品“腊梅喜鹊”等被南京博物院收藏。2009年底中国嘉德推出一件任淦庭紫砂双耳瓶虽然有伤但仍以8万元成交。广州嘉德2010年推出一件王寅春制,任淦庭刻汉君壶,经过竞价以18万元成交。
任淦庭一生除了在紫砂上技艺超群外,还培养了众多紫砂后起之秀,其徒弟有: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王品荣等。其中徐秀棠、谭泉海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徐秀棠已堪称当代紫砂雕塑第一人,这些成就与年轻时受任淦庭的培养不无关系。
“第二陈鸣远”——裴石民
裴石民(1892——1976)原名德庆,14岁拜其姐夫江祖臣为师,后改名为石民。裴石民少年即成名,21岁时便到利永陶器公司制陶。其技艺成熟,仿创兼优。曾在上海长住达十年之久,先后为几家古董商店仿制器物。1938年裴石民在蜀山大桥下开了一间“石民陶器店”开始自卖自做,其间仿制清代紫砂大家陈鸣远作品,几可乱真,遂有“第二陈鸣远”之称。
裴石民一生有两件事让人津津乐道。一件是宜兴乡绅储南强在苏州古玩地摊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的“供春壶”(此壶有较大争议),因此壶盖由后人黄玉麟所配,遂请裴石民重新配盖。第二件是其曾为紫砂史上著名之器物——“圣思陶杯”配杯托,此物现藏于南京博物馆。从此二事中足可见裴之功力。50年代后裴石民开始培养年轻的紫砂苗子。2010年北京容海拍品裴石民“蚕桶提梁壶”以21万元成交。“海棠壶”以15万元成交。
光蕴内敛——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原名芝莱,14岁时拜紫砂艺人汪生义为师学习紫砂艺术,与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其为师兄。吴云根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曾经以搬运等为生。1915年由利永公司介绍到山西平定县陶器工厂任技师三年,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担任技师。吴云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56届成型技术辅导员。宜兴紫砂厂成立后,他坚持继续授业和创作紫砂,当代制壶名家吴震、何挺初均出自其门下。以“吕竹”“吕氏胶泥”名满天下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亦是其培养出的高足。
吴云根壶风朴实稳重,极大的特色是光蕴内敛,其尤其擅长紫砂器中的筋纹器制作。其所制之壶多在局部,如壶身的流、肩、盖等细节处计较与讲究,所制之壶近乎成熟与完美。其“大型竹提”“合菱壶”“双色竹段壶”等多次被推举参加国内外陶瓷大展。1932年其“传炉壶”在美国芝家哥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奖。吴云根不仅熟悉成型技术,还能砌釉炉窑烧制清代曾经盛行一时的炉均釉紫砂器。2010年上海驰翰推出的吴云根“觚菱壶”以31万元成交。
创模具之先河——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出生于宜兴上袁村。13岁时在村中制壶艺人金阿寿家学习制壶技艺。出师后帮富户家做伙计,后制作壶坯。王寅春所制之朱泥小器最与众不同,坯体薄圆、出水顺畅、精巧舒服,很快就使他赢得人们的赞誉。先是有商家请其做壶,后是壶商亲寻其府上邀约其作。再后来上海的铁画轩也慕名前来定制水平壶,并包销制作,使他很快名满“十里洋场”。1935年其应上海古董商龚杯希邀请,亲赴沪上进行仿古产品,成功的仿制了明代时大彬、徐友泉;清代陈鸣远等数位紫砂史上的大家代表作,作品被人们形容“饱满生动,几无挑剔”。
1934年日本向吴德盛公司订购了300只紫砂花盆,吴德盛将任务转交给了王寅春。王不负众望,通过做紫砂挡坯模型,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开始了宜兴紫砂陶使用模具的先河,这一点对近代紫砂发展影响极大,可谓是紫砂近百年最大之革命。今天紫砂市场上百分之九十五的“模具壶”“模具雕塑”皆与他的此举创新密不可分。1940年他又成功的烧制一批紫砂咖啡具,销往欧美深受好评,为紫砂陶艺走向国际市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年1月王寅春参加署山陶业合作社,成为56届技术辅导员,成为“七大家”之一。期间多次承担制作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礼品。其中一些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和故宫博物院收藏。
王寅春其紫砂制作基本功极其扎实,一生创新品种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也有五六十件之多,尤善方货和筋囊货之制作。作品口盖严丝合缝,创新与传统并重。当代陶瓷大师何道洪、周桂珍等名家是其当时的授业弟子。2010年中国嘉德推出王寅春“合欢壶”以31万元成交。2011年长风拍卖推出王寅春“汉君壶”以32万元成交。
百皆可于口——朱可心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凯长,“可心”为自取名。14岁拜汪生义为师,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教师,兼任实验工厂技师。1932便因创作“云龙鼎”,参加芝加哥博览会,获特级优奖。抗战期间和抗战后期,据说朱可心度日已很艰难,但其对紫砂创作仍坚持完美,不肯粗制。1954年,朱可心被选送到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学习,回来后担任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监事。其作品“松竹梅三友壶”“一节竹段壶”曾参加外国展览。作品“万寿壶”曾先后赠送徐海东大将和毛泽东主席。
朱可心紫砂作品最大的特色是“静穆大方”,善于从自然及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他一生创制了几十种(套)近千件紫砂器具。其中“竹节鼎”早年被宋庆龄于上海购得,现存宋庆龄故居。“圆松竹梅壶”被南京博物馆收藏。同时朱可心还是一位教徒有方的老师,他的弟子许成权、王小龙、吴震等在当代均为中流砥柱。其中最著名的弟子当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汪老的一把“曲壶”名满天下。2011长风拍卖朱可心“报春套组”以37万元顺利成交。
朱可心以及任淦庭、王寅春、吴云根等紫砂艺人,虽然技术超群,但因几位艺人在世时我国还未进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工作,故几位紫砂艺人均未有大师头衔。但他们的成就却不在任何一位中国工艺工艺美术大师之下。
一代宗师——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桥等,晚年自号壶叟。宜兴上袁村人,紫砂世家,18岁便随祖母邵氏制坯。20世纪30年代有所成的他到上海仿制历代名家名作。其中仿制陈鸣远的“龙把凤嘴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竹笋水盂”由南京博物馆收藏。在20世纪40年代其就有了“寸壶竟有斗米贵”之语。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有徒弟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周桂珍等人。其中徐汉棠为徐秀棠之兄,亦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景舟深知功夫在壶外之道理。数十年读书学习如一日,在圈内传为佳话。有深厚的各领域学养和知识,曾经出版《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向世人介绍紫砂艺术。作壶上他心摹手追,明清、民国诸名家之作,从而自身制壶风格雄健流畅、典雅内敛。顾景舟极度追求壶体点、线、面三维的结构,每作之壶壶体必要呈现流畅舒展之风,圈内人形容其作“多一块泥料太肥,少一块泥料太瘦”可见其制壶技艺之完美。今人作壶喜欢向他之作学习技法,不断提高。其代表作有:“如意仿古壶”“此乐壶”“提壁茶具”等。2011年长风拍卖拍品顾景舟“绿泥逥纹竹壶”以224万元成交,“合欢壶”以280万元成交。
花货之母——蒋蓉
蒋蓉(1919——2008)别号林凤,出身宜兴潜洛村,紫砂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时便开始在家学作陶坯,不足20岁便跟随其伯父——著名的民国紫砂大家蒋燕亭到上海学习,仿制古壶。仿制过很多名家之作。于沪上期间便以有名,并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1947年回乡。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为最年轻的“七大家”成员。她带过多批徒弟,人称“蒋辅导”。
蒋蓉因其特殊的女性身份,故更善紫砂中花货的制作。她的作品设色逼真,造型惟妙惟肖,整体给人意趣盎然的气息。技艺可追清代花货鼻祖陈鸣远。今人则喜欢追她。国家稳定后,她的佳作便不时涌现。1958年创作“金瓜壶”“菱形壶”“南瓜烟缸”“大栗杯”等数十品种。1973年后,创作的“白藕酒具”“琵琶笔架”“蛤蟆捕虫水盂”“树桩盆”等,均是以大自然动植物为造型,包含了生活气息的陶艺作品。1983年,创作更具特色,先后有:“百寿树桩壶”“玉兔拜月壶”“菊蕊花蝶壶”“松果壶”“双龙紫砂砚”等作品问世。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曾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2010年北京荣宝推出蒋蓉“荷花紫砂壶(一套)”最终以108万的高价成交。
2008年2月19日零点30分,以创作紫砂花货闻名于世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后一位在世“七大家”蒋蓉女士因急性脑梗塞在家中去世,享年90岁。宣告50年代“七大家”全部离开了他们热爱的紫砂事业,他们虽然走了,但他们永远是紫砂史上不能翻去的重要一页。七大家以其寂寞坚守,传承培养紫砂艺术接班人的实际行动,使得紫砂艺术在今天可熠熠生辉。笔者虽无缘与七位前辈相见,但与他们的弟子汪寅仙、何道洪等人有过接触,通过从他们身上的了解,笔者知道七位前辈的成就与曾经在落寞时为紫砂所忍受的寂寥远不是今日一文所能体现与诉说的,但笔者仍求以此文让大家能尽可能了解七位可歌可泣的老紫砂艺人。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