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饮茶器具

时间:2019-08-2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明代饮茶对茶壶更为讲究。紫砂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而成为壶中主流。特别是明代中晚期涌现出大批制壶名家,其制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而颇受文人青睐。除了紫砂,瓷茶壶和锡壶也较为常见,其中制锡大家有赵良璧、归复初、黄元吉等
 
    明代更为讲究。紫砂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而成为壶中主流。特别是明代中晚期涌现出大批制壶名家,其制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而颇受文人青睐。除了紫砂,瓷茶壶和锡壶也较为常见,其中制锡大家有赵良璧、归复初、黄元吉等,其壶“模范百出而精雅绝伦一时,高流贵尚之。”“一罐一注,价五、六金……”由此可见美壶在当时的受重视程度。
 
  明代的茶盏也发生了变化,厚粗的黑釉盏退出了茶具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晶莹如玉的白釉盏。屠隆《考槃余事》曰:“宣庙(宣德朝)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高濂的《遵生八笺》里也说:
 
  “茶盏惟宣窑坛盏为最,质厚白莹,样式古雅……次则嘉窑(嘉靖朝)心内茶字小盏为美。欲试茶色贵白,岂容青花乱之。”明代官窑白釉茶盏除了上流社会能使用外,民间并不多见,当时老百姓使用的还是一般的白釉盏,其次就是日本茶人称为“染付”的青花茶碗或北方窑茶碗。至于当时出口欧洲、名闻天下的德化白瓷大多数是佛像等雕塑,鲜有茶具者。
 
  总而言之,由于明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制造出的茶具,砂瓷金银锡铅竹木无一不精、无一不雅,当时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大力追捧,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清代的饮茶习惯跟明代没什么区别。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茶的产量也进一步增加,饮茶风俗更加普遍。因此清代的茶具更趋向平民化,也呈现出民族性、地区性的差异。不同民族在经过几百年散茶饮用的积累后,逐渐形成了各民族的饮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茶俗和茶具。中原汉民族地区的茶具则表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惯  茶文化  茶风俗  收藏  饮茶  茶具  茶壶  紫砂  茶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识
少儿可以饮茶吗?要注意什么问
少儿可以饮茶吗?要注意什么问
蒸茶与煮茶,哪种饮茶方式更适
蒸茶与煮茶,哪种饮茶方式更适
世界人均饮茶量最多的国家是哪
世界人均饮茶量最多的国家是哪
不同时期的诸种饮茶方式
不同时期的诸种饮茶方式
但问饮茶人,茶之味何味?
但问饮茶人,茶之味何味?
古人饮茶三得,说的是什么?
古人饮茶三得,说的是什么?
饮茶之乐,在于自得
饮茶之乐,在于自得
“老烟枪”、“酒桌客”、“电
“老烟枪”、“酒桌客”、“电
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
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
黑瓷茶具的崛起,引发饮茶方式
黑瓷茶具的崛起,引发饮茶方式
喝茶、饮茶、品茶、吃茶一样吗
喝茶、饮茶、品茶、吃茶一样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