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黄龙山紫砂泥“点石成金”
和中国其他的工艺美术品种青花瓷、景泰蓝、鼻烟壶不同,紫砂壶之所以一直未被“热爱山寨”的中国其他地方人以及“善于学习”的日本人破解,而由 宜兴市所“垄断”着,就在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特殊的紫砂泥乃紫砂壶唯一的原料供应地。在计划经济时代,宜兴也曾派出过一批优秀的紫砂壶制作大师援助全国其 他地方建设紫砂壶工厂,结果不言而喻,其原因也是宜兴紫砂泥的无可取代性。
2011年,央视曾经以新闻调查的形式报道过宜兴紫砂泥行业“乱象”,这使得宜兴紫砂泥第一次被外界所关注。一时间,“宜兴紫砂泥还有20年可挖”“如今90%的低价紫砂壶都含有有毒化学配料”之类的报道充斥报端。
吴松华说,过去紫砂泥几百块钱一吨,现在2万元、3万元、5万元一吨。简直是“点石成金”。作为和紫砂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吴松华每年要研究 数十种各地泥料。他说,改革开放前,宜兴的紫砂矿出现了大规模的采集,当地农民也来挖紫砂矿。“为了竞争,当时的紫砂原料价格开得很低,几百块钱一吨。但 后来,由于大量开采,紫砂矿挖到了地下水,这让紫砂原料采集成本加大。一些紫砂厂出现了亏本现象,就连总厂都因为亏本而停了下来。”后来,大紫砂矿井被承 包给了农民,采用露天方式开采……紧接着,出现了囤积紫砂泥现象,有人一下囤积了好几千吨紫砂泥。
为了抬高紫砂泥价格,囤积了紫砂泥的人便放出风声:宜兴紫砂泥没有了。这是炒作,宜兴不缺紫砂泥。“我的观点是,既然黄龙山能挖出好的紫砂泥, 那周边山上挖出来的也应当是紫砂泥,它们开采更方便点,只是质量稍微差一点。”吴松华说,其实周边山上开采的紫砂泥就可塑性差一点,添加一点化学原料进去 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和青花瓷、金银器相比,紫砂壶含有的所谓‘有毒物质’非常小,央视所说的紫砂壶本身化学药剂含量超标是不科学的,要以泡出的水为准,而不是紫 砂壶为准。如果按照紫砂壶为准,那么青花瓷、金银器、玻璃器没有一个含量不超标!”吴松华对记者也表示,检测标的与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对外传播的结果不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