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历史现象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是来自社会对紫砂艺术传统认识的局限,仅仅从茶文化的角度、仅仅从茶具产品的文化与艺术的附加值来看紫砂作品社会的文化的价值。至今我们国家依然把紫砂列入“工业品”,即是这种偏见的“具象”。一是来自紫砂艺人。他们从传统背来的包袱太重,创新的步子不大,路子不多,尤其是思路太窄、路子不多。再加之几十年来工业化生产的惯性,人们习惯于复制与批量生产。紫砂的“件件都一样,势必是灾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大家庭以后,从内到外人们对紫砂艺术、紫砂文化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奥林匹克”展现的中国文化符号长卷,把人们的认知“定格”在40亿电视观众眼前的荧屏上。
和人们对紫砂艺术认知升华的同时,紫砂人也有了同步飞跃,自觉地从传统古典主义的创作老路走出来,朝“原创性”的艺术创作新路迅跑。宜兴最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面对“美丽的奥林匹克”的长卷,我们从文化史的角度可以看到人们对紫砂艺术社会价值的认知有过四次跨越。
第二次也发生在明代,紫砂从茶壶升格为文人、世人喜欢的“雅玩”,完成了从日用杂件到“宜于茶又宜于把玩”“文玩”的跨越。
第三次发生在清代,陈曼生和杨彭年联手创作的“文人壶”,在继承中完善了紫砂壶的艺术品格,从而深化和扩大了紫砂文化在社会上的价值与影响。
而第四次则发生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人们看到紫砂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美国学者把紫砂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政府要员,把紫砂称为中国文化的标识符号,称为承载、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称为中国对外的“一张国家文化名片”。
从历史看社会对紫砂艺术认知的“第四次”跨越最为深刻。和这次认知相对应的是200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把紫砂作品一次次、一组组、一批批作为“国家礼品”,让紫砂壶活跃在国家的外事活动中,产生了“小茶壶亲和大舞台”的独特价值。高天滚滚热流,大地也热浪翻腾。遍及全国的茶与紫砂艺术节、博览会风起云涌,紫砂作品的需求量和价位也是稳中稳步攀升,就是波及全球金融风暴的怒吼,也没有盖过紫砂文化温馨的笑语。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