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的优劣与泥料的粗细无关
时间:2019-09-2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次
泥料是粗的好,还是细的好?是不是粗的就没有收藏价值了?很多的壶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很多收藏者虽然懂得紫砂审美要集合料、工、款3个元素,但实际审美鉴赏时却不能把握要诀,顾此失彼。 首先,紫砂壶的料要注重肌理感,即能突出紫砂的特性。用行话来讲就是紫玉金砂:好
泥料是粗的好,还是细的好?是不是粗的就没有
收藏价值了?很多的
壶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很多
收藏者虽然懂得
紫砂审美要集合“料、工、款”3个元素,但实际审美鉴赏时却不能把握要诀,顾此失彼。
首先,
紫砂壶的料要注重肌理感,即能突出
紫砂的特性。用行话来讲就是“紫玉金砂”:好的
紫砂应该有玉的质感和砂的肌理感,通俗地说,就是有颗粒状附在
紫砂表面形成的效果。大部分
收藏者在这方面的认知有误区,通常认为泥料粗的壶档次不够高。
实际上,壶的优劣与泥料的粗细无关,各有风味;细腻的泥料也要具备肌理感,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好泥料。
鉴别紫砂,料是第一位的,这也是鉴赏一把壶最难的。不管是何种
紫砂泥料,纯正度是第一要素——即不能掺杂化学料。
其次从“工”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壶,也能感觉到
紫砂壶的区别。“工”即
工艺,是评判
紫砂壶优劣很重要的一环。
紫砂壶之所以能独立于陶器,而成为陶艺中的奇葩,其独特的圆器的“拍打成型法”和方器的“拼接法”
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在鉴赏时,基本的
工艺要求是“三点一线”,即壶嘴、壶钮、壶把在同一直线上,壶盖讲究紧密,整体壶形比例适当。行话中常提到的讲究壶的“神韵”,即从壶的比例审美中得到体现。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名家是当代的
紫砂壶的名牌,代表着
紫砂壶工艺水平的标准,
收藏中肯定会有所讲究,但是这也是辨证的。目前市场中仿名家壶如此普遍,就是因为一方面所有
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
紫砂壶的基本鉴赏要求却仍然模糊,间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场。
如果
收藏者一开始能从“料”、“工”两个角度对壶做认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鉴定的答案。不过,
收藏者也不能只认定“顾景洲”、“蒋蓉”等大师,非顶级不藏,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和知识条件关注一些有实力的中青年壶艺师,因为未来的大师也必将从他们中产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