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烧是日语中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16世纪末(即日本庆长年间),日本工艺美术家及其工匠们,在模仿学习制作中国“景泰蓝”(珐琅器)工艺品(明代万历年间创制)中,于不经意间竟然制造出属于具有自己民族风格并被其命名为“七宝烧”的艺术品。
七宝烧作为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创制之初,即体现出其独特魅力:它以金属为胎,表面装饰以石英为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颜料烧制而成;其具有器形规整、胎骨轻薄、釉料细腻、色泽明快、璀璨华丽、纹样典雅、线条纤细等诸多特征;由于七宝烧集中体现了日本陶瓷独特的民族特点和辉煌的工艺成就,所以它一直是日本在国际外交中的首选礼品。
起源:
关于“七宝烧”如何在日本制作出来,曾有一段历史故事和明确记载:日本自古即是制造铜器闻名的国家,当中国明代“景泰蓝”发明制造出来后,很快便传入邻国日本;而日本工艺家和工匠们遂在不知所需材料和其制作方法的情形下,仅凭他们所见到的中国“景泰蓝”器物,执意依样模仿,结果仿造出来的误以为是“景泰蓝”的“非景泰蓝”工艺品;即属于他们自己烧制出来的后被命名为“七宝烧“的工艺品。因为没有科学依据的仿制,所以不会产生必然的结果;而偶然的结果出现,竟又表现出奇异的美妙。
由于日本工艺家和工匠们在仿制中国“景泰蓝”的过程中,在铜胎施料中,运用的材料与中国不同,其中出现了比中国“景泰蓝”更亮丽华美的图案色彩光泽,遂当这一被中国人误认为是日本“珐琅器”的工艺品;在明朝期间传入中国时,旋即又被中国人所喜爱,同样被视为珍稀之物;其在当时价值之高贵,也令国人咂舌而求之不得。
分类:
七宝烧按其工艺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有线七宝烧和无线七宝烧两种;伴随其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近现代又产生出了透明七宝、省胎七宝、透胎七宝、盛上七宝和罩釉七宝等。在数种七宝烧工艺品中,其以有线七宝制作最为复杂而考究,故此也最显其珍贵性。
制作工艺:
有线七宝烧整个制作过程需要30多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7道:制胎、掐丝、烧焊、点釉、烧釉、打磨和镀光;各道工序中最为复杂的是掐丝和点釉技术,而烧釉和打磨一般也要经过多次。所用珐琅颜色比较多,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一般来说,单色七宝烧较为少见。透明釉七宝烧即是在经过艺术设计加工的金属胚胎上,涂饰透明珐琅釉,再经烘烧后露出胎上的花纹或图案,从而显现出亮丽独特的艺术效果;为此,《日本国志·工艺志》对“有线七宝烧”作了如下描述:“先用铜丝嵌作山水、树石、花草、翎毛之形,俟著色时,施蓝作地,别以青绿诸色图肖物形,毫发悉备。所着色,皆用药料,光彩照人,神采如生。”日本“有线七宝烧”在其制作流程中,受到中国“掐丝珐琅器”的影响;而“无线七宝烧”则受到中国“画珐琅器”的影响,其在具体制作工艺和用料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中国的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存在一定的区别。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