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上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茶,还有这五样与茶亲密接触的茶器。用茶壶(泡茶器换成盖碗,同样)泡茶,用茶船保持茶席整洁,用茶盅分茶,用茶杯喝茶,用杯托来承接茶杯,除了方便使用,这五种茶器也是决定茶席合不合适的主要器具。
茶壶
茶壶的功能要求: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分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
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
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易于掌握重心;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
茶船
选择时应注意:
形状: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大小: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造型与色彩: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茶盅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形状和色彩:茶盅与壶搭配使用,故最好选择与壶呼应的盅,有时虽可用不同的造型与色彩,但须把握整体的协调感。
容量:茶盅的容量一般与壶同即可,有时亦可将其容量扩大到壶的1.5~2.0倍,在客人多时,可泡两次或三次茶混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断水:茶盅为均分茶汤用具,其断水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均分茶汤时动作的优雅,如果发生滴水四溅的情形是极不礼貌的。所以,在挑选时要特别留意,盅不一定有盖,断水好坏全在于嘴的形状,光凭目测较为困难,以注水试用为佳。
茶杯
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实用感觉亦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挑选时一般的准则。
杯口:杯口需平整,可倒置平板上,两指按住杯底左右旋转,若发出叩击声,则杯口不平,反之则平整。通常翻口杯比直口杯和收口杯更易于拿取,且不易烫手。
杯身:盏形杯不必抬头即可饮尽茶汤,直口杯抬头方可饮尽,而收口杯则须仰头才能饮尽,可根据各人喜好选择。
杯底:选择方法同杯口,要求平整。
大小:与茶壶匹配,小壶配以容水量在20~50毫升的小杯,过小或过大都不适宜,杯深不应小于2.5厘米,以便持拿;大茶壶配以容量100~150毫升的大杯,兼有品饮与解渴的双重功能。
色泽: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有时为增加视觉效果,一些特殊的色泽也可以,如青瓷有助于绿茶茶汤“黄中带绿”的效果,牙白色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紫砂和黑釉等本色,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
杯的只数:一般均以双数配备杯子,在购买成套茶具时,可在壶中盛满水,再一一注入杯子,即可测知是否相配。在用于泡茶时,茶叶会占去壶体积的20%~30%。斟茶时杯中茶汤七八分满即可。一壶一杯,宜独坐品茗、感悟人生;一壶三杯,宜一二知己煮茶夜谈;一壶五杯,宜亲友相聚、吃茶休闲;若人数再多,则宜用几套壶具或索性泡大桶茶,也其乐融融。在购买时,最好能买些备用的杯子,可用杯子破损后的替补。
茶托
杯托是承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高度:托沿离桌面的高度至少为1.5厘米,以便轻巧地将杯托端起,如呈一平板状,端取极不方便,只能起垫子作用,避免烫伤桌面而已。因此,即使是盘式的杯托,也应有一定高度的圈足。
稳定度:杯托中心应呈凹形圆,大小正好与杯底圈足相吻合,特别是光滑材料如金属制成的杯托,常在中心做出一个圈形,才能充分嵌住杯子。
防粘着:饮茶时,除盖碗常连托端起外,一般仅持杯啜饮。若杯底有水或杯底升温使托与杯底间空隙部减压,造成杯与托粘连,端杯时会将托带起,稍后即掉落,发出响声或打碎,故茶托不宜过于光滑。分茶时勿滴水入托。取杯时一手扶住托沿,一手拿取,也可避免失手。
除了以上五种茶器外,盖碗、小型茶盘也可以当做茶壶及茶船的替代品,若用盖碗做泡茶器,茶船或是小型茶盘,及茶杯、茶托、茶盅都要在色调上相接近,还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茶桌上的席布,颜色也要跟茶器相接近,才能让茶席看起来和谐。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