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这就是"窑"字构成的由来。
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
龙窑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的非凡创造,以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而得名。宜兴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至70米,顶 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澜)50多 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一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紫孔(鳞眼洞)。龙窑的尾端一般不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 和烟火弄。它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水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龙窑的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有充分利用余热;缺点是劳动强度大。
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滁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还有浙江龙泉、广东潮安、广西西村、福建建阳、德化等地的龙窑;明清时期有宜兴欧窑,还有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龙窑等。
龙窑的长短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北宋中期宜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当时的龙窑高1米左右,长50余米。明清时代,宜兴陶瓷普遍采用龙窑烧造。 烧窑的燃料用松枝、硬柴,烧成温度在摄氐1200度左右。掌握烧窑技艺的陶工,需要有非常熟练的经验,时人把这一操作工艺誉为"火的艺术"。
烧龙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宜兴较普遍的是使用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柴油、电为燃料,成品质量更比烧松柴好,生产周期只需几小时。即便如此,龙窑依然是陶都紫砂人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