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紫砂壶的的制作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在琳琅满目的紫砂作品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器型包括西施壶、石瓢壶、南瓜壶、供春壶、四方壶等等;总的来说,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作品,可以分为光器、花器、方器和筋纹器四个大类。
光器
花器
花器紫砂壶的造型主要以仿造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为主,在修饰方面会花比较大的功夫,追求作品自然的美感,西瓜壶、葡萄壶、松鼠壶、报春壶等常见的紫砂作品都属于这一类;朱可心、蒋蓉、汪寅仙等紫砂大师,都是以制作花器紫砂为主的代表性人物。
方器
紫砂筋纹器与方器、光器紫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一般是由多个弧面组合而成,与方器的平面和光器比较单一的弧面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采用手工制作筋纹器的时候,捏造出粗细一致的阴阳线条、形态一致的弧面,都是难度非常大的事情,所以制作这类紫砂器具的人也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王寅春不仅是制作方器紫砂的高手,在制作筋纹器方面也可算是代表性人物,其制作的菱花壶可算是筋纹紫砂的一绝。
正是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理念不同,才有了造型丰富的紫砂作品;当把常见的紫砂器型进行分类之后,又发现不同的作品都存在共性,可以说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对于我们紫砂爱好者来说,了解紫砂的简单分类,对于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深入了解紫砂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