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工艺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4-12 17:20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紫砂艺术以工艺美术为根,以传统文化为源,以茶文化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独有的陶瓷艺术。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上,紫砂艺术都是独一无二 的、独具特色的、独具风格的、独树一帜的。宜兴独有的资源,具有特殊的性能。工匠的智慧创造,形成独有的工艺成型程序,独有
 
      紫砂艺术以工艺美术为根,以传统文化为源,以茶文化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独有的陶瓷艺术。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上,紫砂艺术都是独一无二 的、独具特色的、独具风格的、独树一帜的。宜兴独有的资源,具有特殊的性能。工匠的智慧创造,形成独有的工艺成型程序,独有的工艺技法。这一切,都是紫砂 艺术的魅力所在。
 
      紫砂工艺的文化内涵,深沉庄重。黑泽深重的紫砂,也包容各类陶瓷的审美意蕴。正是基于这深层的、为常人所难以言传的审美心理,人们才几乎不 以紫砂为器具之极品,或视为拱壁,或爱不释手、津津乐道无穷。紫砂艺术的美学表现形式,首先是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丰富柔和的质感,以其古朴典雅的风 格著称于世,为世人喜爱嗜好。紫砂的造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是紫砂艺术的具体表现特征。方器、圆器、筋纹塑器,仿真象形,自然生动,组成紫砂艺术的主旋 律。光货的造型简洁明了,方货的造型稳重端庄,花货的造型师其造化,筋纹器造型严谨规范,表现了紫砂工艺的传统艺术美感。
 
      紫砂艺术自明中期至今,不过短短的五百多年历史,比起陶瓷其它种类,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 自紫砂艺术形成之日起,就以其独有的面貌成为其它陶瓷种类所不能比拟的,最为突出的,并从工艺品升华为艺术品的唯一陶瓷艺术品种。紫砂的品种与形制,变化 与创造,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各种色彩的变异,都属于世界陶瓷之首位。宜 兴的地域变化,民风民俗,民族特点,传统文化,都反映在紫砂艺术之中,亦回然不同于其它陶瓷。
 
      紫砂艺术的独有的陶文化面目出现,具有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深蕴的文化内涵,强烈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 形式,再通过紫砂艺人的艺术创造。艺人的文化素质在紫砂陶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书卷气”,因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进造型艺术之中,形成了紫砂艺术专盛 不衰的生命力。
 
      紫砂艺术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陈设审美、把玩品味,还表达了紫砂艺人创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审美爱好,造型意 识,造物心理等等,这些表现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内容,决定了紫砂陶艺本质的风貌、形制、结构和基本风格,是紫砂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发展。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还是科学和艺术和融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功能的统一。形象美、形态美、古朴美、典雅美、舒适美,都通过了造型形式加以表达,通过材质肌里加以反映,通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结合加以融会贯通,这就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
 
      紫砂艺术是全方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专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显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艺文化,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工艺 收藏 历史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再识普洱熟茶(工艺篇)
再识普洱熟茶(工艺篇)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揉捻决定茶叶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揉捻决定茶叶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杀青工艺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杀青工艺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揉捻工艺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揉捻工艺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晒干工艺
好茶是怎么炼成之晒干工艺
好茶是怎样炼成之采摘工艺
好茶是怎样炼成之采摘工艺
工艺一样为什么普洱生茶可以长
工艺一样为什么普洱生茶可以长
你可知古董号级茶多是抛条工艺
你可知古董号级茶多是抛条工艺
选壶七则:砂泥不分谈什么紫砂
选壶七则:砂泥不分谈什么紫砂
紫砂壶的品级:实用制品、工艺
紫砂壶的品级:实用制品、工艺
祁门工夫红茶的工艺你造吗
祁门工夫红茶的工艺你造吗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