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滴涎”介绍如下:
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出水7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又必须和壶型相配。有些壶型如“龙蛋”、“西施”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是容易涎水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壶都不涎水,只能在使用过程中对症解决,如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要干脆果决、备有茶巾随时擦拭等,以免壶流下的颜色跟壶身不一致。
水孔
壶流与壶体相通处的孔眼,是壶身和壶流间的通道,称“水孔”或“出水孔”。明代基本为独孔;清代中后期始有三、五、七、九孔等;20世纪70年代,出口日本的壶多用球形孔,亦称“蜂窝”、“高尔夫球”。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