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造型:比例协调,骨肉亭匀
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制作紫砂茶具的紫砂泥的原产地阳羡,即是今天的宜兴。紫砂泥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较高,颗粒较粗,然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紫砂鉴赏名家钱剑华称,随着工艺的进步,当下,“只要你能想象得出的形状,紫砂都可以做到。”钱剑华对记者说,从造型上看,选紫砂壶可从“比例协调,骨肉亭匀”去感受,一把好壶,就像一位娉婷女子,珠圆玉润不言而喻。
按照其形状,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然而,钱剑华特别指出,并非装饰精美的紫砂壶就越发体现价值。“过分装饰可能令人生厌。”有的大师还偏爱制作光身壶,甚至认为加入装饰反而会影响整体美学的价值。
看泥料:经验丰富者可由此断代
自明代起,上等的紫砂壶便可与金玉同价。紫砂的材料也有等级之分。原泥分为紫泥、绿泥、红泥、石黄、土黄、乌泥、降坡泥等。业界认为,天青和石黄乃紫砂中的极品。每个朝代的用泥皆有不同,经验丰富者可从紫砂的发色质地判断出其泥料的产地和年代,由此鉴定真假。钱剑华还特别提醒,鉴定紫砂壶时不要过分相信印章,因为当下有造假者会通过拓印取得图案,再印至其他新造壶上。况且每个作者都可能有多款图章。然而,经过烧制后,紫砂壶会因材质不同而相应地缩小,因此,那些与原印大小不同的壶便值得商榷了。
他表示,精品并非随处可见。现在的大师制壶十分难得,像顾景舟的作品,就连行内人士也在争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