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讲讲。
看造型:比例协调,骨肉亭匀
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制作紫砂茶具的紫砂泥的原产地阳羡,即是今天的宜兴。紫砂泥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较高,颗粒较粗,然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紫砂鉴赏名家钱剑华称,随着工艺的进步,当下,“只要你能想象得出的形状,紫砂都可以做到。”钱剑华对记者说,从造型上看,选紫砂壶可从“比例协调,骨肉亭匀”去感受,一把好壶,就像一位娉婷女子,珠圆玉润不言而喻。
按照其形状,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然而,钱剑华特别指出,并非装饰精美的紫砂壶就越发体现价值。“过分装饰可能令人生厌。”有的大师还偏爱制作光身壶,甚至认为加入装饰反而会影响整体美学的价值。
看泥料:经验丰富者可由此断代
自明代起,上等的紫砂壶便可与金玉同价。紫砂的材料也有等级之分。原泥分为紫泥、绿泥、红泥、石黄、土黄、乌泥、降坡泥等。业界认为,天青和石黄乃紫砂中的极品。每个朝代的用泥皆有不同,经验丰富者可从紫砂的发色质地判断出其泥料的产地和年代,由此鉴定真假。钱剑华还特别提醒,鉴定紫砂壶时不要过分相信印章,因为当下有造假者会通过拓印取得图案,再印至其他新造壶上。况且每个作者都可能有多款图章。然而,经过烧制后,紫砂壶会因材质不同而相应地缩小,因此,那些与原印大小不同的壶便值得商榷了。
他表示,精品并非随处可见。现在的大师制壶十分难得,像顾景舟的作品,就连行内人士也在争先收藏。
看工艺:当代工艺并非比古代逊色
钱剑华语出惊人:“紫砂不讲真假,只讲好坏。”他事后解释,论真假在于两个因素,是否到代;是否冒充名家之作。而后者一直存在于市场。如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一位大藏家甚至集中了宜兴最好的制壶高手,以其收藏精品为摹本,仿制一批前朝的壶,并特请书画家题字、刻章。当年参与“仿造”的制作者,已是当代赫赫有名的大师。这几百件仿制品,在工艺质量上也大大超越前朝,成为时下难得一见的珍品。“这批壶很容易辨认,因为当时的泥料没那么细,其表面带有颗粒感,这反而形成独特的质感。”
“紫砂壶制作工艺没有失传,反而涌现了不少新技术。”钱剑华介绍,比如,以红白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材混合而成的“绞泥”,便是通过现代科技,调整配方,克服了两种泥材收缩性不一的难题,制作出斑斓的视觉效果。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