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掌故特辑:洋桶

时间:2023-06-29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 作者:茶小仙浏览:
洋桶 丁蜀一带,明清时出产小罐称子羊坛,按容量大小,底部多刻XX两子羊坛。子是说它小;羊是说吉祥。 子羊坛 洋桶壶初创时,因其壶身上下等粗,壶壁直挺,壶口大敞,像桶,故称羊桶。最初是仿照羊坛的含义,意谓吉祥之桶。后来外销南洋较多,好事者写作洋桶。 为什么在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洋桶”
丁蜀一带,明清时出产小罐称“子羊坛”,按容量大小,底部多刻“XX两子羊坛”。“子”是说它小;“羊”是说吉祥。
“子羊坛”
“洋桶”初创时,因其身上下等粗,壁直挺,壶口大敞,像桶,故称“羊桶”。最初是仿照“羊坛”的含义,意谓“吉祥之桶”。后来外销南洋较多,好事者写作“洋桶”。
 
为什么在宜兴是“宠儿”?
“洋桶”壶造型简练、敦实,便于提携,使用方便,利于茗泡,适宜把玩,易于清理,实用性强。
清末民初,宜兴本地人上茶馆是自带茶壶的。早晨三四点钟起床,洗面漱口后即上茶馆吃茶。“大先生”们有跟班提着包箱,账房之类的高级职员则是自拎竹篮、木箱,之内均装的是“洋桶”壶。普通百姓多是一手提“洋桶”壶,食指上套只茶杯,另一手拎着烟袋筒。云山雾罩一番,天南地北一通,茶过三遍后回家吃早饭。一天早晚各泡一次茶馆者是普通人,一天泡三四趟茶馆者多是生意人。
 
“洋桶”壶大致有三种:“独钮”、“牛盖”、“海盖”。区别主要在壶盖的样式和壶囗的线性及阖盖的方式上。三种款式的面世,应该都在清末,亦应该有先有后。  
最早出现的是“独钮洋桶”壶,约在清光绪年间开始外销出囗。光绪七年至十六年(公元1881―1890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客商看中了宜兴“锦堂发记”创制的“独钮洋桶”壶,多有订购。运至泰国后,加工打磨,再用铜片或金片包裹装饰流、钮、口沿、把、脚圈部。
 
独钮洋桶壶
接着出现的是“牛盖洋桶”壶。清末,紫砂艺人何士芬参照宜均“子羊坛”创制出“牛盖洋桶”壶,出口日本、南洋各国。牛鼻孔盖为“子羊坛”原式,直身筒、长流则是何士芬改型。壶盖无明显口延,内口延处用整块泥片封住;表面为牛鼻孔状,酷似牛眼,不像现代“牛盖洋桶”那么圆润,流长且圆浑,肩深而有势。
 
顾景舟制牛盖洋桶壶
整体协调顺畅,工整圆润,线面流畅,壶流清瘦,盖孔匀称圆浑,细部处理严谨,风格灵秀素雅。
出现最晚的是“海盖洋桶”壶,亦称“平盖洋桶”壶,是仿照“寿星”壶盖变化而来。大肚圆形、海盖弯流的“寿星”壶,在清末最为流行。宜兴“豫丰陶器店”的吴启南,以明代的“直筒四系”壶为基本造型,把四系协调耳改成两系对称耳,取“寿星”壶的海盖、一弯流为蓝本,创制了“海盖洋桶”壶。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壶  紫砂  吃茶  茶馆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之三足如意大彬壶
紫砂壶之三足如意大彬壶
为什么紫砂壶不用的时候不能包
为什么紫砂壶不用的时候不能包
紫砂壶的“工”是其价值之所在
紫砂壶的“工”是其价值之所在
紫砂壶装饰为何有断代的作用
紫砂壶装饰为何有断代的作用
紫砂壶之“鱼化龙壶”
紫砂壶之“鱼化龙壶”
这些误解的紫砂壶
这些误解的紫砂壶
紫砂壶内白色的粉末是什么
紫砂壶内白色的粉末是什么
选购紫砂壶要注意四大要点
选购紫砂壶要注意四大要点
紫砂壶好坏的分辨
紫砂壶好坏的分辨
紫砂壶型百种不止 为何独石瓢
紫砂壶型百种不止 为何独石瓢
闲暇之余找一处僻静之所带上紫
闲暇之余找一处僻静之所带上紫
经典紫砂壶型汉方壶的由来
经典紫砂壶型汉方壶的由来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