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把大小相同,泥料、制作各异的石瓢壶同时摆在桌案,了解紫砂的历史与常识已是不易,具有鉴赏紫砂的眼光更是难上加难。这实在是正在举办的北京紫砂艺术节给出的测试题,本届紫砂艺术节的主旨之一,便是让泛博紫砂兴趣者不仅要了解紫砂,更要读懂紫砂。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千余把宜兴巨匠的紫砂壶同时在一个展馆展出,这样的盛景恐怕并未几见。走进北京紫砂艺术馆雅趣浓烈的展厅,紫砂蕴藉而古意的韵致,顿时萦绕周身。数不胜数的精品紫砂壶令人目不暇接、暗自称奇。徐汉棠的“冰纹石瓢”、蒋蓉的“荷叶田鸡”、鲍志强的“三阳开泰”、汪寅仙的西瓜壶、王寅春的方器……或规矩方圆,或大方隽永,或朴茂内敛,或细柔空透。吉尼斯纪录在册的最大紫砂壶在此闪烁着醇厚的光泽,仅顾景舟的石瓢就有八把之多。
这一把把圆润精巧、匠心独运的紫砂壶引起了笔者浓厚的爱好,同心用心想探寻这美妙的艺术品神奇的“诞生”之路。艺术节上,数位紫砂工艺师的现场制壶演示知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打泥条,做壶身,做口盖到精细地贴花刻字,亲自感慨感染了整个紫砂壶的创作流程,细细听巨匠将难点重点娓娓道来,还真是对紫砂壶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感和亲切感。
看罢巨匠的壶展,亲历了紫砂壶的制作流程,对精品紫砂壶总算有了感官的熟悉,但“何谓好壶”还是笔者心头挥之不去的迷惑。为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让紫砂兴趣者的鉴赏目力眼光有一个“质”的奔腾,艺术节铺排了多位紫砂界工艺巨匠与鉴定专家为观众授课解惑,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大家“读懂紫砂”。
首先,从砂料开谈。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官能感慨感染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有“北京老壶”之称的紫砂珍藏家宋双才先容,好的紫砂壶胎体致密,有砂质的触感,同时气质纯朴,光彩平均,没有“贼光”。相形之下,一些“垃圾壶”则胎质较为疏松,颜色俗艳,表面细腻光滑,犹如玻璃。
同时,鉴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枢纽就在这如何入门,夸姣的造型、和谐的结构、精湛的技艺、优良的实用功能……都在考虑之列。从“形”上说,圆器讲究肌理丰盈、骨肉亭匀、敦庞周正、转折圆润。方器则要方中藏圆、挺括平直、轮廓分明。花货有“源于天然,高于天然”的要求,视觉上和谐与平衡,造型上生动有活力。从“工”上说,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顿挫抑扬。面要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要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要须方则方,须圆则圆。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从“用”上说,要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綦严、出水流畅。从“气”上说,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门,茶道的意境在于“恬澹平和,超世脱俗”,因而与之相应的“古拙”之壶当为最佳。所谓兴趣,自当不仅仅是基本技能与常识的把握,更应当站在高处俯瞰其全貌,对它的整体有综合而全面的熟悉,如统一幅山水画,妙处不仅在绘功,更在写意,好的紫砂壶则不仅要茗香其内,更要诗韵其外。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