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中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 紫砂 陶瓷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 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 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 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 --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 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 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古玩界的传统是:北方老古玩家把玩鼻烟壶,南方老古玩家赏玩紫砂壶,这似乎成了老古玩家身份的标志。事实上,明清以后, 紫砂壶 已成为茶文化的象征,浸泡着儒家学术、道教思想、佛教文化。品茗,更多的是品文化。
鉴赏紫砂壶,其一是赏其“泥”。紫砂泥中除含有氧化铁外,还含有一种重要的物质,那就是紫砂。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在于紫砂泥的优异,行家把宜兴产茶壶区别为紫砂壶与泥壶,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指的是材质性。其二,赏其“形”。紫砂壶形态各异,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中国茶道追求“淡泊平和”、“超凡脱俗”,而“古朴”则是明清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其三,赏其“工”。与赏玉器之“工”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一把精品紫砂壶,壶嘴与柄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壶口与壶盖要结合紧密,以上指的是工艺性。其四,赏其“款”。“款”分款式与款识。款式即指样式,如供春树瘿壶、时大彬鼎足盖圆壶、陈鸣远东陵瓜壶,均是名壶样式。款识指壶的作者、题词、镌刻名字。紫砂壶是“诗书画印”一体的 紫砂 艺术 ,是紫砂壶艺术的外在标志,以上指的是艺术性。其五,赏其“功”。功主要指紫砂壶的功能美,其主要表现在容量适中、高矮适当、口盖严密、出水流畅这四个方面,以上指的是实用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