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若壶身光洁素雅虽然能完美的展现紫砂壶的古朴雅致,却似乎少了点文化底蕴,紫砂刻绘的出现便在紫砂壶文化中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紫砂刻绘不但能装饰紫砂壶整体的艺术美感,同时也能彰显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关于陶刻的发展紫砂之家将一一给大家介绍。
最早有陶刻记载的可追溯到元朝时期,同时也开了紫砂壶铭刻的先河。从明代开始紫砂壶在供春的影响下开始盛行,且那个时候供春、时大彬等紫砂艺术便开始在壶的底部以及壶盖和壶把下方铭刻自己的名字和年代,像供春的树瘿树便刻有"供春"二字。
随着紫砂壶发展的不断壮大以及文人雅士的加入,紫砂壶开始与文人相融合,一些名人雅士会将诗词书画等与紫砂相结合,在壶身、壶盖或者壶肩等显眼的地方铭刻,这也开启了紫砂壶以刻绘装饰为主的时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陈曼生,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壶,成为一种融造型、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的紫砂壶独特风格,世称"曼生壶",也因其铭刻需要更大的壶面来支持,所以几何形体的紫砂壶被创作出来,以备铭刻需要,如石瓢壶。
紫砂壶的铭刻与一般的雕刻不同,它是在凹凸不平多角多线条的造型上进行操作的,借鉴了我国古代的碑刻和篆刻,但又区别于两者,有自己独特的篆刻方法以及刀法,形成了一般陶刻。紫砂刻绘的方法比较的复杂,但主要分成两种:刻底子和空刻,每一笔都需要用到灵活的技法,突显出刻绘内容中最精彩的部分,而这也是陶刻较难的部分,一般运刀时有划、竖、撇、踢、捺五种方法,划,刻刀先下后上;竖,刻刀先左后右;撇,先用顺刀后用逆刀;踢,先用逆刀后用顺刀;捺,刻刀先上后下。刻画时,必须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笔势连贯,以显示刻绘的神韵。
紫砂壶的陶刻装饰一般可分为素刻、描颜色、阴刻、阳刻和通身刻,根据紫砂器型的不同,刻绘思想的不同,用以不同的方法。用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素刻与描颜色顾名思意就一个上颜色一个不上颜色,而所上的颜色都是人体彩绘颜料,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阴刻就是"凹"下去的,阳刻便是"凸"出来的,通身刻绘便是壶盖上的绘画与壶身的绘画可以连成一整幅画。
谈了这些陶刻的方法,其实最主要的是看陶刻家自己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意境、不同的造型融合不同的内容,作为一个优秀的陶刻家,不但要有熟悉的陶刻技术,更要对书法、绘画、历史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所了解,如此方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来。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