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同一类壶型不同名家做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一直以来总想收集一些类似的例子,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莲子、掇球、掇只、潘壶这几种壶型分得不是很清楚,最近收集了一些资料,略作整理,拿来与壶友们讨论、分享。以下内容是以我认可的观点来网摘整理的。如有不妥欢迎不同意见者指正。
莲子、掇球、掇只、潘壶这几种壶型最早是谁先出现的,有一种说法是最早是莲子先出现的,早在清代雍正年或更早就已经莲子壶器形的存在了。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现在的莲子壶型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子的。
而掇只壶,是莲子演变出来的拉高版本,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宜兴县志》中提到有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这说的就是“大亨掇只壶”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