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紫砂壶界繁荣昌盛,人才辈出,在茶博会紫砂展区,记者发现许多创新作品引人入胜。近年每年都会举行全国性的紫砂壶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比技艺,更比创意,这些评比极大推动了紫砂壶创作活动。在这些评奖活动中,“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就高举创新大旗,以创作促繁荣,每次获奖的紫砂壶都是创意非凡的作品。
紫砂壶创新三领域
创新反映了工艺师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创新过程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成功与否体现在艺术审美,创新了新的审美就是成功的创新,没有带来审美愉悦就是失败的创新。紫砂壶创新包含三个领域,一是材料创新,二是工艺创新,三是造型创新。
材料创新是在紫砂矿泥上下功夫,例如吕尧臣首创了绞泥,把不同颜色的泥料混杂在一起,创出了特殊的效果。工艺创新是在紫砂壶制作过程中引进一些其他领域的工艺手法,如把珐琅彩作为壶表的装饰、把镂雕工艺引入紫砂壶制作等等,都是工艺创新的范例。造型创新最为广泛,紫砂壶经历近400年发展,出现了上百种壶形,如明代的石瓢、清代的曼生十八式在当时都是出类拔萃的创新。
制壶技术贵在创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