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元代青花瓷器兴起缘由

时间:2023-07-19 09:24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青花是指钴料绘画在瓷胎上的应用,之后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现白地蓝彩的釉下彩瓷器,也因它独有的明净素雅的民族特色而享誉世界。 1.蒙古人苍狼白鹿的图腾崇拜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跟随政治统治而来还有他们的民族信仰。青花
普洱茶
 
   “青花”是指钴料绘画在瓷胎上的应用,之后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现白地蓝彩的釉下彩瓷器,也因它独有的明净素雅的民族特色而享誉世界。
   1.蒙古人“苍狼白鹿”的图腾崇拜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跟随政治统治而来还有他们的民族信仰。青花瓷中青与白的苍郁之感正是符合了元王朝“尚白、尚蓝”的审美特点,这与蒙古人的图腾崇拜有关。
   苍色即为蓝色,与白色一起成为蒙古人的永恒之色。这也许和他们世代生活在大草原,头顶蓝天白云的自然环境有关。而把蓝、白两色的祖先传说修入史籍,恰恰说明了这种审美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青花瓷便因蓝色纹饰在白色胎底上的徜徉而深受元统治者的宠爱。
   2.时代氛围的渗透作用
   元之前的中原之地从来都是在汉族皇朝帝王治理中。以皇权理想为向导,人们追求的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之相应的绘画是“成教化、助人伦”等有教寓意义的。在它们占据着绘画艺术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陶瓷装饰艺术外化在我们眼中就是富丽堂皇的唐三彩、雍容华贵的秘色瓷、黑白分明的磁州窑,总之是渗透着儒家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气质。 
   3.苍翠之色合乎道、释
   中国文化一直延续儒道释的文化,道释两家清静、无为的思想用青花的苍翠之色表达再合适不过。其实中国瓷器想要表现完美青色的脚步,上至商周有青釉瓷出现为始就没有停止过。宋瓷虽然颜色丰富起来,然而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所产瓷器仍着淡青色,官窑中以粉青色瓷为佳品,此外,哥窑、龙泉窑所造瓷器亦为青色。纵观中国陶瓷历史,国人对青色瓷器的喜爱一代接续一代,青色瓷器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
   4.传统色彩观使然
   所谓传统色彩观,就是以古代思想认识为基础的的五行五色观。色彩中的白、青、黑、赤、黄,对应着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同时也对应着方位中的西、东、北、南、中;及月季的孟秋、孟春、孟冬、孟夏、季夏;加上人体五脏的脾、肝、肾、肺、心。青,对应着五行中的木,一个万物诞生的标志,无限繁荣;对应着方位的东,被认为“青是东方正”。青就是生命之始,是儒家里“仁”的显现,象征着东方的正色。白色为西,青花瓷的白地青纹正犹如东西两方遥相呼应,相辅相成。这种宁静悠远的心境,扎根于厚重中国文化的最深处。
   5.纸质绘画材料的应用
   纸质绘画材料的应用对元青花的兴盛的影响是间接的。宋以前的绘画,尤其是院体画,大多都是在熟绢上展开的,因此也多精到细致的工笔画。北宋中期,纸质材料的利用让画家对笔墨的意蕴更为着迷。元代绘画进入了以纸质材料为主的水墨画时期。宋代磁州窑的黑彩白描就好比熟绢上的墨笔效果,单色青花可以做到的”墨分五彩”则能比作有了晕染的生宣纸效果。从宋代绢质绘画材料到元代纸质材料的变更,伴随的是元青花瓷的兴起和磁州窑烧造历史的结束。在青花瓷上我们可以看到好尚院体画之风到好尚文人画之风的转变。青花瓷器也正具有这种雅致的审美和谐性。
   元代青花瓷器在以上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兴起,为明代青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诸如青花五彩、豆青釉青花等青花衍生品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陶瓷史中这朵清雅的奇葩在随后的年代里开遍了世界,芬芳了世界。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