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中最古老,亦是最能打动人的是颜色釉陶瓷。颜色釉瓷是指在釉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施在瓷器的坯胎上,再将坯胎高温焙,烧成后呈现不同颜色的瓷器。由于窑变的不确定性,每件颜色釉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绝品。
早在商代,颜色釉瓷就已经有了,可以说是陶瓷出现就出现颜色釉了。商代历史有六百多年。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个时期来介绍: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商代晚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像已经出土的商代黄釉瓷罐,侈口、折肩、深腹、弧壁下收,至底内凹。器表遍饰方格纹(麻布纹)。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吸水性弱,叩之有金属声,已完全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征,口沿及肩部施淡黄色釉,釉面光亮、莹润。现收藏于安阳市博物馆,这就是最早的颜色釉。
在汉末晋初,开创了青釉瓷器。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青釉特点为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滋润,釉质坚致、细腻。在刘子芬《竹园陶说》中有:“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青,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到了唐代,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三彩瓷器在魏晋南北朝开始萌芽,在唐朝大展拳脚,亦称作“唐三彩”。三彩瓷种类繁多,主要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继唐代之后,宋代仍继续生产三彩器,与唐三彩相比,宋三彩以生活用具为主,有枕、洗、盂、盆、盘、佛塔及一些玩具。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