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的历史内涵和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宋元时期福建建阳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在宋时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视建盏为斗茶的最佳珍品,更是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赞誉有加的篇篇诗赋。
建盏作为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并对日本陶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
但是,由于南宋时期国势一蹶不振,“斗茶”之风逐渐减弱,再加之建安地区连年民变,百业俱废,建盏不再成为贡器;自元代后人们饮茶风俗从碾茶膏、茶饼注入沸水饮用改为直接饮用清茶、奶茶,使昔日备受青睐的建盏茶具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风光不再;地处建阳水吉的建窑炉火渐渐熄灭,烧制工艺慢慢失传,造成建盏文化近800年的历史断层。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建盏工艺才逐步得到恢复。1979年9月,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实验,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外交部总务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硅酸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仿建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仿宋兔毫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后,建盏工艺才得到恢复并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