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宋代钧窑瓷器的辨别

时间:2023-07-19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当时号称五大名窑的汝窑、钧窑、定窑、哥窑、官窑生产的瓷器,是民间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此时,众商贾为了适应民众生活需求,将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民间各地,或销往欧亚、大洋国家。 那么,宋代钧窑瓷器为何广受大家如此关注和竞相收藏呢?今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当时号称五大名窑的“汝窑”、“钧窑”、“定窑”、“哥窑”、“官窑”生产的瓷器,是民间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此时,众商贾为了适应民众生活需求,将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民间各地,或销往欧亚、大洋国家。
 
  那么,宋代钧窑瓷器为何广受大家如此关注和竞相收藏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它的“形”、“色”独特。有的器物模仿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倍受大家青睐,这种生产技术和制作工艺一直沿袭至清代晚期。此时,虽然制作工艺、烧制技 术等与宋代钧窑瓷器有所区别,但是,由于成功率低,数量少,大家一直都在竞相购买与收藏。当时清代中晚期民间有这样一句:“家有财产万贯,不如钧窑瓷器一 件”的说法,可谓钧窑瓷器当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对它至臻至爱的程度了!
 
  二是它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据史料记载,钧窑瓷器采用特别的土质,烧造成器后呈坚硬的香灰胎,又因瓷器釉面采用铜、硅、锰等特殊矿物原料作浆刷制,再经1200—1300度的高温烧造成器后出现窑变,颜色达到万件无重样的神奇效应,有人把宋代钧窑瓷器说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此比喻是最恰当不过了。
 
  三是有的瓷器釉面出现好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俗称“蚯蚓走泥纹”;有的瓷器釉面恰似霞光四射,巍丽壮观;有的瓷器颜色外紫内蓝等,栩栩如生。
 
  四是钧窑瓷器小巧玲珑。俗话说:“钧瓷无大器”。钧窑瓷器虽小,但是它小中见大,小而不俗;还因它的做工精湛、工艺独特,历来倍受收藏的喜爱。
 
  五是宋代钧窑瓷器一般圈足露胎处无挂釉,仅外底部有一层较薄的釉子,有的直接没有或者是似釉非釉。到了元、清时期,众多窑址生产的钧窑瓷器,圈足和底部均采用酱油釉,有的留下块块颜色较深的斑点。
 
  六是宋代钧窑瓷器的口沿和外侧凸出的部分呈香灰色,釉面有的出现棕眼,有的呈现乳光。
 
  七是凡带有“一”至“十”编号的瓷器,其器型从大到小排列,即“十”最小“一”最大。
 
  八是圈足与器面下方之间常有较厚积釉。
 
  由于钧窑瓷器具有以上诸多特点,难能不引起广大收藏爱好者竞相收藏。如今,钧窑瓷器在历年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不菲,上佳的宋代钧窑瓷器,有一定意义或是出自名人收藏把玩过的宋代钧窑瓷器,其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如,二OO六年七月,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卖会上,一件小巧的宋代钧窑“鼓钉洗”,以四十余万元的价格拍出,刷新了当时钧窑洗类瓷器拍卖史上最新纪录。
 
  作者近年来收藏到的两件较小的宋代钧窑瓷器,亦证实了这一点。这两件瓷器分别是:一件是宋代钧窑小梅瓶,高11厘米,口径3.5厘米,底足3.2厘米,口沿为香灰色,底足保留原出时的石灰状物体,釉面沉稳不燥,看上去颜色恰似猪肝,细小的暗色斑点布满通身,美丽壮观。从元到清时期的青花梅瓶世面有时能见到,但是,宋代小梅瓶,特别是宋代钧瓷小梅瓶实属罕见。另一件是双耳尊小罐瓶,高10厘米,口径长方形,为3X4.4厘米,底足长方形,为3X3.5厘米,该瓶与上述小梅瓶均系原出。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收藏  原料  为何  价格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辨别紫砂壶的泥料是否纯正
如何辨别紫砂壶的泥料是否纯正
辨别新茶陈茶的方法
辨别新茶陈茶的方法
辨别茶叶的好坏
辨别茶叶的好坏
如何辨别绿色有机茶呢
如何辨别绿色有机茶呢
茶汤颜色辨别普洱茶品质
茶汤颜色辨别普洱茶品质
如何辨别青茶的香味
如何辨别青茶的香味
如何辨别绿茶的优劣呢
如何辨别绿茶的优劣呢
如何辨别茶叶的香气
如何辨别茶叶的香气
紫砂壶收藏与辨别“老”壶需谨
紫砂壶收藏与辨别“老”壶需谨
购买普洱茶的时候应该如何辨别
购买普洱茶的时候应该如何辨别
辨别优质普洱茶有七“佳”原则
辨别优质普洱茶有七“佳”原则
辨别新茶的4个小技巧
辨别新茶的4个小技巧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