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脱胎瓷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3-07-21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脱胎瓷的历史发展介绍如下: 据文献记载,明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的釉,而几乎不见胎骨;映着光可以看见手指上的螺纹。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的诗句,形象的描绘了这种瓷器之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脱胎瓷的历史发展介绍如下:
 
  据文献记载,明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的釉,而几乎不见胎骨;映着光可以看见手指上的螺纹。“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的诗句,形象的描绘了这种瓷器之薄。
 
  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制作薄胎瓷,成化时期便有了很高的成就;到了龙庆、万历年间,连一些高级民窑也能烧造了,并有了薄胎瓷、卵幕杯、流霞盏、皮蛋盅等专用名称。器形除碗盘碟盅外,还有花瓶、文具、酒具之类。薄胎瓷,已不是或主要不是作为使用瓷,而是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的身份崭露瓷苑,蜚声中外。清三代,瓷业大发展,作为一种经典工艺,薄胎技术继续沿续制造,清干隆薄胎瓷烧造水平极高,流传下来一些精品和上乘之作,薄胎色彩也增多,再也不是单一的青花,有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和粉彩加珐琅,但底釉仍以白釉为主,少有黄釉,上面纹饰大多为凤穿牡丹,百子图,婴戏图,仕女图,山水等,其工艺十分讲究,色彩艳丽,胎薄如纸。
 
  新中国建立以后,薄胎瓷工艺得到继承与发展,许多产品的薄度、透光度、白度都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除景德镇以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历史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老百茶的历史
老百茶的历史
饮茶的历史
饮茶的历史
“银生茶”到“普茶”的历史演
“银生茶”到“普茶”的历史演
普洱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普洱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陕西茶文化的历史
陕西茶文化的历史
普洱茶发展演变的历史
普洱茶发展演变的历史
紫陶历史概览
紫陶历史概览
普洱茶包装的历史演变
普洱茶包装的历史演变
黑茶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官茶
黑茶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官茶
汝窑茶具的历史与保养方法
汝窑茶具的历史与保养方法
花道历史
花道历史
六堡黑茶的历史
六堡黑茶的历史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