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曼生壶:石铫提梁壶的故事

时间:2016-08-23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作者:茶小仙浏览: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云,能书善画,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艺名昭显。曼生十八式即陈曼生创作的十八种款式紫砂壶。 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云,能书善画,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艺名昭显。“曼生十八式”即陈曼生创作的十八种款式紫砂
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
 
石铫提梁典故
石铫提梁壶的来历还有一个小典故,话说曼生某日劳累不适,修养于家中,好友江听香闻之,登门探访。曼生设茶待客,二人以茶为题,相谈甚欢。谈及古人所用茶具,认为“器之要者”首推铫,煎茶煮水皆宜。
古人以石、铜、瓷为铫,读铫以薄为贵,故因石铫太厚而不宜,铜铫则腥涩异味,瓷铫又不耐火,谈及此,听香言之:“曼兄,何不以紫砂而为铫”。曼生早有此意,乃欣然提笔,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而设置提梁。
壶成,初命其名曰铫梁,又思不妥,因铫之初乃石器,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终成一经典曼生壶式。
此壶系以銚为型,古朴庄重,大气雄浑。反虚入浑,积健为雄。提壶临风兰亭上,便觉淩虚太空中。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真乃雄视千古,浑沦无涯。此提梁乃十八式三款提梁中的经典壶式,把玩此壶可融通古今,神交古圣与先贤。此壶蕴含玄机,万物皆藏灵气,适者而成之,任何事物都有其适用规律,择其最合适者而用之,才能功德圆满,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茶具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的制作工具
紫砂壶的制作工具
养壶技巧篇
养壶技巧篇
巧克力制成的茶壶
巧克力制成的茶壶
福建政和沿袭千年饮茶习俗之瓷
福建政和沿袭千年饮茶习俗之瓷
一壶普洱茶 彼此的最爱
一壶普洱茶 彼此的最爱
劣质紫砂壶泡茶可致人中毒
劣质紫砂壶泡茶可致人中毒
生活就像煮一壶茶
生活就像煮一壶茶
看看名人怎么养壶
看看名人怎么养壶
紫砂壶各部分名称
紫砂壶各部分名称
一壶普洱茶中的天伦之乐
一壶普洱茶中的天伦之乐
为自己沏茶一壶茶
为自己沏茶一壶茶
紫砂壶尽显风情十八式
紫砂壶尽显风情十八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