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砂收藏者与日俱增,对于真品与赝品之怀疑、甄别,实在令人挠头。问题是,仿冒名人名作泛滥成灾,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打击不力。其中,假冒历代名人名作尤其多,紫砂藏品交流市场能见到的壶大多是时大彬、陈鸣远、惠孟臣、顾景舟的。呸,打死我也不信。
这种现状还在恶化,牵涉面越来越广,不是凭某个人的一己之力可以干预得了的。事实上,在人群中识破诈骗伎俩并指认骗子不难,但是,倘若要“治一治”行骗者,绝非易事。即便加以呵斥,甚至拳脚相加,那也是欠妥甚至违法的。因此,只能“送派出所”,规范的表述叫“法办”。可是,对于假冒名人名作紫砂壶的行为,“法办”起来就十分艰难了。
前年,南京博物院《殷瑷庐紫砂翰墨艺术珍藏》展览中,主办者宣称的由历代制壶巨匠创作的80余件被誉为“国宝级、价值2000多万元”的紫砂壶被宜兴几十位陶艺家一致确认为赝品。
人们对作伪者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行诈骗之实的丑恶行径感到愤慨,迫切希望尽快“水落石出”。从当时舆论走势看,“惊天大骗”似乎快浮出水面了。然而,时至今日,殷媛庐事件还没有新消息。为什么,因为操作者在强大的拥有“话语权”的人群面前,所有争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今年年初,某机构宣称从新加坡组织到十把陈鸣远款识的紫砂壶,在无锡公开拍卖。虽然拍卖之前进行了好长时间的预展,但拍卖时无人问津。因为,没人相信那些紫砂壶是货真价实的老壶。
事实上,紫砂壶的源头在江苏宜兴。如今,专门加工生产(仿制)历代名人名作的紫砂作坊不在少数,以为,做老茶壶有市场,有利可图,各地壶商纷纷下订单。这些作坊仿制的经典款式作品,新品与老款高度近似,几可乱真。假如将这些紫砂壶拿到桌面上来甄别,个别人或者极少数人的否定态度未必能干预得了。因为,事关“话语权”。
同样道理,一些收藏家早年收藏的已故工艺美术大师的壶艺作品,因为当时没有获得作品证书,如今只能专程赶到江苏宜兴请顾大师的徒弟们、如今也跻身于大师之林的紫砂艺人出具鉴定意见,而且一件老壶需要三人以上出具鉴定意见,还得给人家鉴定费,才算购买了“话语权”。
关于大师鉴定紫砂壶
假如唐伯虎活过来了,他绝对没有时间吟诗作画,也无暇纵情风月。这位江南第一才子活过来之后,他会在第一时间里忙于为各地收藏家手上的唐伯虎画出具鉴定意见,孰真孰假,全凭他裁定。今天有人拿来《山路松声图》,明天有人拿来《秋风纨扇图》,都是他的得意之作,都要他出具鉴定意见。热闹一阵子之后,唐伯虎开始郁闷了:我当初没有画这么多画呀!于是,因沮丧而郁郁寡欢,愁肠百结,想死第二遍的心也有了。
目前,紫砂壶名人名作收藏鉴定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其情其景,或可比拟。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上周在上海云洲古玩城会展中心出席活动,期间,有为数不少的紫砂收藏家请他坚定藏品真伪。在这些藏品中,有的是吕大师本人的作品,有的是已故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蒋蓉等人的作品。事实上,吕尧臣大师十分坚决地拒绝了这些收藏家的请求。对于实在有碍情面的,口头表述鉴定意见,决不出具鉴定证书。
“即使复制一百个顾景舟,如今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顾景舟壶!”在宜兴紫砂艺苑,这个普遍说法受到普遍认同。事实上,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出于一己之私利,或多或少有过模仿名人名作的行为,这个现象还在继续。
目前,宜兴紫砂艺苑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二十多人,他们的作品被假冒生产的情况也很普遍。在此背景下,宜兴紫砂艺苑大师成为收藏家追捧的对象,收藏家请大师鉴定紫砂壶并出具鉴定证书的情形也日渐增多。就我所掌握的情况看,大师鉴定紫砂壶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种情况是大师为自己的作品验明正身,向收藏家出具作品鉴定证书,确认收藏家所拥有的作品为真品。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收藏家手头的紫砂壶名人名作未必有作者签署的作品证书,需要找大师级紫砂艺人亲自确认并出具真品证书。譬如,收藏家收藏的大师作品为大师早期作品,当时限于客观条件,作品没有附带相关证书,需要补上。
大师出具作品鉴定证书时,有的收取鉴定费,有的不收取鉴定费,不收取鉴定费的大师不轻易为别人的藏品出具鉴定意见。通常,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出具作品鉴定证书按每件作品收取鉴定费1万元到3万元,行情如此(此类收费无标准可言)。可以揣摩的是,收藏家手中的紫砂名人名作一旦拥有了作者的鉴定证书后,不仅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而且为藏品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依据。
第二种情况是大师为古代名人名作和近代已故著名紫砂艺人的作品出具鉴定证书。通常,收藏家会邀请两位以上大师一同为某一件藏品出具鉴定意见,由藏家分别给付鉴定费。这种情况包括徒弟鉴定师傅的作品,譬如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作品需要获得确认,收藏家通常会通过顾景舟的徒弟们、如今跻身于大师行列的紫砂艺人联合出具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