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茶与器从唐代说起

时间:2023-08-08 13:47来源: 茶文化 作者: 张婧雯浏览:
喝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其中,不光需要有好茶,还要有适宜的茶器、宜人的周遭环境,以及三五久别重逢的好友,若是这样喝,茶是越喝越品味出香韵与甘醇来。 茶艺器具 今天抛开饮茶的环境和茶友不说,单来聊聊茶与器的渊源,从古到今,凡是喝茶的地方,喝茶的人们,
普洱茶
喝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其中,不光需要有好茶,还要有适宜的器、宜人的周遭环境,以及三五久别重逢的好友,若是这样喝,是越喝越品味出香韵与甘醇来。
茶艺器具
今天抛开饮茶的环境和茶友不说,单来聊聊茶与器的渊源,从古到今,凡是喝茶的地方,喝茶的人们,对于这个茶器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和各自的偏爱。
 
唐朝茶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说一般劳动工作,然而这个道理却同样适用于茶艺。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盛唐时期,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当然,这二十四器是用于最盛大的茶宴,而日常的品茶,就把这些精简化了。不过《茶经》对于茶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文化还通过“丝绸之路”以及各国与唐朝之间的交流,迅速地像世界传播开来。
 
宋朝茶器
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记载:“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犹盛。”宋代茶文化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宋代,不得不说斗茶,这时期斗茶之风兴起,并且受到了皇帝的推崇,而同时来自福建的黑釉茶盏也随之声名鹊起。建盏的黑釉与茶汤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衬,而汤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见,故宋人斗茶喜用建盏。
 
建盏
然而,宋朝的茶盏也不仅限于建盏,比如很出名的五大名窑,钧窑、定窑、官窑、汝窑和哥窑。这几种风格的器物,把中国的“雅文化”推向了极致。
 
宋瓷茶具
另一则宋人的雅趣是花卉茶与花瓣杯,试想香馥的桃花茶徜徉在翡色的海棠盏里,清幽的莲花茶荡漾在刻满莲花纹饰的莲瓣碗里,香气四溢,该是怎样的一种沁人心脾,涤荡胸怀?这是一场心、神、意、口、舌、鼻全身投入的美的享受,是宋人创造的视觉盛宴,真是“其茶也花也,其盏也花也”。
 
清茶
 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但简化不等于粗制滥造,尤其对与碗的要求,更为精美、别致,出现各种新奇造型。由于中国瓷 器到明代有一个高度发展,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质地、釉 彩、窑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器向简而精的方向发展。
 
明清茶具
清代京师,则自有独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大家贵族、宫室皇廷,乃至以后许多高档茶馆,皆重盖碗茶。此种茶杯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明清以后,茶具不仅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许多家庭喜欢摆一套精美茶具,有客来沏一壶好茶,列杯分茗,既是亲朋情谊,又是艺术品的陈列欣赏。中国人茶艺观点可以说已 深入千家万户。
茶具是离不开茶艺,通过茶具把茶艺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讲究个心平气和,可以修身养性,足已。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饮茶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老僧参禅,烹茶时闲
老僧参禅,烹茶时闲
楚雄州古树茶茶饼制样工作
楚雄州古树茶茶饼制样工作
品茶如品人生
品茶如品人生
喝茶为何要温饮淡饮?
喝茶为何要温饮淡饮?
双江县建设生态茶园10000亩建
双江县建设生态茶园10000亩建
2014昌宁县茶叶稳中有升
2014昌宁县茶叶稳中有升
品禅茶,悟人生
品禅茶,悟人生
2014年春茶生产基本情况与上年
2014年春茶生产基本情况与上年
普洱茶在民国和清朝的发展
普洱茶在民国和清朝的发展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思禅味,至纯至简
茶思禅味,至纯至简
广南县古茶树资源宝藏
广南县古茶树资源宝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