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认为泥中调砂,是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相信很多刚接触壶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都是误解。
什么是调砂?
“泥是肉,砂是骨”,行家说紫砂泥中有“骨”。这个“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所谓调砂就是:就是在练生泥时加入了一定比例或粗或细的熟(或半熟)砂粒。(注:熟砂粒,烧过的紫砂泥,不含化工原料)。
调砂朱泥
异色调砂因调入的颗粒和基泥色泽、质性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若调入颗粒质性较硬时,烧成后器表颗粒凸现,呈粗梨皮状:当调入颗粒质性较软时,烧成后器表会产生细微的凹点状。颗粒质性越软,凹点就越明显,形成一种犹如桔皮状的肌理效果。
调砂自古有之,其中有什么好处?
调砂应该是非常古老的工艺,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开始学会烧制陶器时就知道要掺入一定比例的砂子,因为砂在烧制的过程中是不收缩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品率.同样的,紫砂各泥料的收缩率高低不齐.为了便于成型减少收缩率,高成活率.在紫砂泥料中是必添如一定量的粗砂或细砂的。当然泥料和所调之砂必须均匀得当,烧成后壶面感官才能饱满均匀.壶表质感也强烈。
增强用养效果
石英含量高的矿料,气孔结构好,用养效果就好。将石英含量高的矿料调配进普通泥料中,可提高坯体的石英含量,增强坯体开放性气孔的比重。
降低制作难度
砂,可增强泥料的可塑性。泥料太细则粘手,太粗则制坯困难,调入合适的砂可方便制坯。例如制作小红泥的熟砂,添加进小红泥生料中,可对坯体起“脊”性作用,使之“坚骨”,降低制作难度。
调整烧结温度
烧结温度既制约呈色也制约透气性,特定温度只能呈现特定颜色,达到特定透气性。但呈色和透气又是矛盾的。砂,在烧制时不收缩,可提高成品率,可增强透气性,还可提高成品滋润感,调控色泽。例如,在底槽青中加入石黄,不但可以降低烧成温度,而且可以提高成品的质感与滋润度。由于加入量的不同,同为底槽青壶,色泽会差别很大。
增加泥料花色
天然矿呈色单调,仅有三种。调砂制泥可增加泥料花色,而不改变紫砂泥特性。
制造特意效果
“砂调配”后,因配料烧成收缩率不尽相同,成品会产生特殊肌理,赏心悦目。
历代紫砂工艺调砂方法都是在长期的实践和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总的来说,紫砂调砂工艺的区别只是相同或不同质地的泥料调配砂子的比例差异而已,但却使得紫砂呈现出不同质感。所以紫砂调砂工艺在紫砂制作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成形工艺和效果上也非常突出,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