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汉铎壶:以汉之铎为今之壶

时间:2023-08-09来源: 紫砂壶百科全书 作者:佚名浏览:
铎,顶上有短柄的方形大铃,古建筑四角的铁马就是铎。 铎铃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内装铜舌称金铎,内装木舌称木铎。 铜铎 诗言志,诗歌反映着民意。古代,天子派人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就是说每到春天,天子会派专人摇着木舌之铃到各地采集民间的诗歌。古代发布政令时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铎,顶上有短柄的方形大铃,古建筑四角的“铁马”就是铎。
铎铃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内装铜舌称金铎,内装木舌称木铎。
铜铎
“诗言志”,诗歌反映着民意。古代,天子派人“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就是说每到春天,天子会派专人摇着木舌之铃到各地采集民间的诗歌。古代发布政令时,“文事奋木铎”,摇着铃提醒大家。周代,掌管祭祀火烛的“司炬氏”在仲春,用木铎警告百姓小心火烛,防患火灾。
 
“击鼓而进,鸣金而退”,最早的“鸣金”就是摇铃,后来才改为敲锣。
而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有诗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此壶泥为至上品之底槽清紫泥,为顾景舟精道之配泥手法,胎质细腻,典雅温润。暗红色泛青紫,凝重古雅。壶身造型规整,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
此壶身如覆钟,平嵌盖,柱钮上部置圈线,流直口平,半圆耳把,形制古朴。壶色暗紫深沉。。壶面的光润与剔地的质感形成鲜明对比。此款紫砂壶选料精良,制作老到,铭文切题,颇饶艺趣,风格古朴,古韵悠然,且使用得心应手,可堪紫砂茗壶佳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历史  紫砂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泥料介绍之小红泥
紫砂壶泥料介绍之小红泥
如何入手一把合乎心意的铁壶
如何入手一把合乎心意的铁壶
关于紫砂壶的这些“问题”我们
关于紫砂壶的这些“问题”我们
线圆壶解说——圆不一相
线圆壶解说——圆不一相
石瓢壶:永恒的经典怎能让人不
石瓢壶:永恒的经典怎能让人不
取一瓢汨罗水泡一壶端午茶
取一瓢汨罗水泡一壶端午茶
从一块顽石变成一方泥成就一把
从一块顽石变成一方泥成就一把
壶底隐处蕴藏大秘密
壶底隐处蕴藏大秘密
紫砂壶坏了到底扔不扔
紫砂壶坏了到底扔不扔
你不喜欢段泥壶是因为没见过这
你不喜欢段泥壶是因为没见过这
心若愿等光阴就是一壶禅茶
心若愿等光阴就是一壶禅茶
买壶你最在乎哪一点
买壶你最在乎哪一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