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一带,明清时出产小罐称“子羊坛”,按容量大小,底部多刻“XX两子羊坛”。“子”是说它小;“羊”是说吉祥。
“子羊坛”
“洋桶壶”
为什么在宜兴是“宠儿”?
“洋桶”壶造型简练、敦实,便于提携,使用方便,利于茗泡,适宜把玩,易于清理,实用性强。
清末民初,宜兴本地人上茶馆是自带茶壶的。早晨三四点钟起床,洗面漱口后即上茶馆吃茶。“大先生”们有跟班提着包箱,账房之类的高级职员则是自拎竹篮、木箱,之内均装的是“洋桶”壶。普通百姓多是一手提“洋桶”壶,食指上套只茶杯,另一手拎着烟袋筒。云山雾罩一番,天南地北一通,茶过三遍后回家吃早饭。一天早晚各泡一次茶馆者是普通人,一天泡三四趟茶馆者多是生意人。
“洋桶”壶大致有三种:“独钮”、“牛盖”、“海盖”。区别主要在壶盖的样式和壶囗的线性及阖盖的方式上。三种款式的面世,应该都在清末,亦应该有先有后。
最早出现的是“独钮洋桶”壶,约在清光绪年间开始外销出囗。光绪七年至十六年(公元1881―1890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客商看中了宜兴“锦堂发记”创制的“独钮洋桶”壶,多有订购。运至泰国后,加工打磨,再用铜片或金片包裹装饰流、钮、口沿、把、脚圈部。
独钮洋桶壶
接着出现的是“牛盖洋桶”壶。清末,紫砂艺人何士芬参照宜均“子羊坛”创制出“牛盖洋桶”壶,出口日本、南洋各国。牛鼻孔盖为“子羊坛”原式,直身筒、长流则是何士芬改型。壶盖无明显口延,内口延处用整块泥片封住;表面为牛鼻孔状,酷似牛眼,不像现代“牛盖洋桶”那么圆润,流长且圆浑,肩深而有势。
顾景舟制牛盖洋桶壶
整体协调顺畅,工整圆润,线面流畅,壶流清瘦,盖孔匀称圆浑,细部处理严谨,风格灵秀素雅。
出现最晚的是“海盖洋桶”壶,亦称“平盖洋桶”壶,是仿照“寿星”壶盖变化而来。大肚圆形、海盖弯流的“寿星”壶,在清末最为流行。宜兴“豫丰陶器店”的吴启南,以明代的“直筒四系”壶为基本造型,把四系协调耳改成两系对称耳,取“寿星”壶的海盖、一弯流为蓝本,创制了“海盖洋桶”壶。
海盖洋桶壶
肩部有凹线转折,肩深势足。
壶流贴身而起,流口收分渐变细小,代表了清末壶风。
紫砂洋桶壶随着人们的饮茶习俗,饮茶习惯的改变而兴盛、衰落。在特定年代中,它曾以高档艺术壶的姿态为爱壶者、收藏家所高价求购。在流行紫砂洋桶壶的风气转变之后,它又以一般商品壶而不为「高档艺术」所容纳。因此,紫砂洋桶壶既是一个大众普及的日用器皿,又是一个普及提高的工艺品。同时,它又为制壶名家所喜爱,所制作,所衡量艺人技艺高低的样板之作,楷模之作。可以这样说,在特定的年代中,曾出现以制作资紫砂洋桶壶来评论一个艺人的技艺高低和功底浑厚,并一度在好壶者中形成共识,在壶界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