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前身其实是“成人玩具”
网上说: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酒时,若酒量低于瓷管上口,斟多少存多少;当酒量超过瓷管上口,酒即通过杯底的漏孔漏光。这种根据物理学上虹吸原理制成的漏杯,汉
族民间称为“公道杯”。公道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
关于这个“公道杯”,还有个传说。说是明洪武年间,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令“御窑厂”瓷工研制出一种“九龙杯”,朱元璋得到后爱不释手,便用它宴请文武大臣。宴会上,那些把御酒添得满满的却滴酒未喝到,而将酒斟得浅浅的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的御酒。朱元璋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告诫人们为人处世须讲求公道,不可贪得无厌。
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的“公道杯”其实是一种酒杯,是寓教于乐的“成人玩具”(不许笑,古人的成人玩具不是今天的概念)。跟《荀子•宥坐篇》中说的孔子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孔夫子在庙里见到什么、说了什么,咱们不费劲翻译了。总之咱中国男人自古就喜欢搞些寓意深远的玩具教育自己。这种风俗现在最直接的传承就是茶台上茶宠中那三只猴子了。
“公道杯”为什么从酒桌移到茶台?
从网络资料中可以看到,在介绍九龙杯这种公道杯时也配上了“茶海”的图片,显然是混为一谈了。但确凿无疑的是“茶海”“分茶器”后来改叫“公道杯”了,而且现在的成人很少在喝酒时玩“公道杯”(如果玩,也不至于让一位伴娘喝酒喝死)。“公道杯”之名专属于茶器了。
这种转移说明,现代社会喝茶之风在日趋炽热,同时又将古人“成人玩具”的遗风带到了茶桌上。
但茶桌上的公道杯之“公道”已经没有了“知足戒贪”的寓意,只剩下——“平均”所给予的“公平”“公道”了。“茶海”“分茶器”的原始名称很朴实,只表明功用——盛茶水而分之。那为什么后来延伸出“公道杯”这样高大上的名字呢?
细考究,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是国人有个追求公平公道的传统。从历史上看,“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朝历代人们的极致追求。相对于东方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结果平等,西方注重人们生而平等的权利平等、起点平等。这里不好说高下,只是想说明国人对平等很渴望,不好实现就以平均来代替。
不能用“公道杯”掩盖茶艺的不足
有一天,潮州工夫茶的“非遗”传承人叶汉钟做客报社,对“公道杯”的不公道质疑一二,让人思维大开。
他说:潮州工夫茶没有公道杯,但我们懂得让每个人的茶杯里的茶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和偏好,因此通过“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让喝茶人各得其所,我认为这才是更高的公平与公道。如果仅仅是茶海里的茶水公平一致了,但对口感清淡不一的人来讲,岂不是不公平不公道了!
我进而想到,“公道杯”出自传统社会的平均理想,因此更多用平均的茶水来满足人们对公平的需要。实际上更多带有短缺时代的痕迹——有的喝就不错,何来个性?在如今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从有的喝,到喝得好、喝出个性,仅仅凭公道杯是无法满足的了。这是从集体主义的公平向个性满意进化的必然,是从短缺时代向丰富时代演进的呼唤。
事实上,即使在历史上,“公道”也是自在人心的。汉初奇士陈平从小就很会处理族里事务,每次分祭肉都由他操刀,大伙没有不满意的。他如果仅仅是会切得四四方方,那跟杀猪的有何两样?
同样,“公道杯”酒器也是会调整变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景德镇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盛酒70%时便全部漏光,经过改进上升到90%。你说70%与90%,哪个更公道呢?
时代在变,我们的也要适应从有的喝,到喝得好、喝得健康、喝得个性的进化需要,发展出更高水平的“公道”来。不独茶艺、茶品,还有我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