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叶的人越来越多,
能品谈两句茶器的还在少数。
陆羽在《茶经》中就曾提及
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一代茶圣对茶器的重视可见一斑。
如何品鉴茶器,想来也是一大学问,
能够完美的解读茶器之美, 更见茶人的品味与涵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读书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对于专业茶人而言,对茶器的品鉴同样也存在着三重境界之分。
第一层:懂其外形
第二层:品其个性
第三层:悟其精神
这就如同对一个人的了解,由浅入深,从表及里。
《茶器之美》一书的开头详细解读了如何动用眼、耳、鼻、舌等器官从各个方面品鉴茶器外在,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茶器的入门品鉴法:眼观其外形
眼, 视觉上的美感
如何做到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美?
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无可避免的要关联到一个极具魔性的数字0.618
自然界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
树叶叶脉左右两侧张开的V角度137.5度,刚好是黄金比例0.618的补角0.382。
在很多艺术品中都能找到它:
希腊雅典的帕撒神农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黄金比例的魔性之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人的身上:
最完美的人体: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0.618
最漂亮的脸庞:眉毛到脖子的距离/头顶到脖子的距离=0.618
可以说,所有一切外形构造给人舒适美感的事物,都离不开这个神奇的数字,也就是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是什么
在一个黄金矩形中,将一个顶点为圆心,以矩形的较短边为半径作一个四分之一圆,相交较长边于一点,由这个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较长边,所生成的新矩形仍然是一个黄金矩形,这个操作可以无限次重复,产生无数个黄金矩形。
而每一个黄金矩形中正方形在长边的交点,正好是整体边长的0.618,而这就是神奇的黄金比例。
下面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了,如何用黄金比例解读茶器之美。
陶艺中的黄金比例
人类的很多创作设计的灵感大都来自于自然。显然,陶作家也很聪明的get到了这一点。
(海螺呈现了标准的黄金比例弧度)
仔细分析海螺的曲线,就会发现自然界黄金比例的曲线,是沿着圆弧展开却又并非全圆的伸展。
黄金矩形中的曲线,包含一段以1为半径的1/4圆周,接连着另一段以0.618为半径的另一个1/4个圆周。
这样的曲线,作用在茶器中,既符合茶器所需让茶叶充分舒张的内在空间,又显得不那么单调。
一把善用黄金比例弧形的壶,不会是一个单一角度的弧形,而将是在上下左右不同角度把玩时,都能感受到这个弧度的存在。
(黄金比例弧形贯穿了整把壶的黄金比例弧形。)
这样的弧度成形或整把壶的立体结构布局,可以延展到同一把壶的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黄金比例对称,例如壶钮的弧度与壶身相衬。
(壶钮、壶身皆有黄金比例弧形的足迹。)
以同一个黄金矩形的螺形曲线三百六十度转动来相应到壶的不同部位,仍能找到对应的足迹。
在许许多多茶器中,虽然无法找到完全吻合单一黄金比例曲线的对象,但是在转动同一个比例大小的黄金比例曲线,却可以找到相当比例的曲线契合的范例 。
(茶叶罐的黄金比例弧形。)
(极度吻合的黄金比例大曲线。)
陶作家对于黄金比例的诉求,有些是已经经由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锻炼,无缝接轨似地将黄金比例注入到作品之中。
有些则是反复研究,事先设计规画,在不断取舍后的成绩。
黄金比例虽不是美的唯一参数,但是掌握此比例原则的许许多多的作品,却自然而然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不论是明清时期开始的紫砂壶,或者是现代陶艺,都让我们忍不住预想往后数百年仍能引领风骚的元素。
问题来了
茶器品鉴第一层:懂其外形。
如果说能够懂得用黄金比例去解读茶器给予我们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只能说明你找着了茶器品鉴的入口。
不是所有身材好美女都有人爱,同样并非所有外形完美的茶器都有价值,流水线批量化的生产使得外形的完美成为茶器的基本要求,而茶器的个性,才是茶器的生命力所在。
如何品鉴茶器的独特个性,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