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釜是中国传过去的,但日本人不会叫它作中国铁釜。因为这是在同一个文化圈内,相互进行文化物质上的交流后,各自的文明会在这个物质上,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精神寄托与用法,留下各自文明的印记。所以日本铁壶只是目前的一个名称,就目前所能知道的不久的将来,铁壶不只是日本的,更是会成为日本、台湾、中国三地共有的铁壶产业。
唐宋文化的铁器在东瀛土地上的转化。
铁釜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而特别在我国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那时候,已经十分盛行煮茶式。而铁釜(时名为汤釜)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在唐宋时期与日本国的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制釜工艺跟着绿茶树种与制茶方法、茶道、给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人没有对铁釜进行改造,只是遵循他们在中国学到的制造方法,使用方式延续着。
大约在五百年前,日本茶圣千利休确立日本茶道,铁釜(汤釜)成为日本茶道必备的一种器具,而日本茶道,是自上而下的影响着,首先在各藩主大名之间流行,再到武士阶层,再传播到平民。而在大约四百年前,日本盛冈南部藩主,在他的南部辖区内,聘任了许多制釜师,最开始的目的只是促进当地的制造工业,但因为各代南部藩主对茶道的热衷,不断促使着创新,还有市场的巨大需求,尤其第八代藩主——利雄公特别喜欢茶道,并且拜师在第三代御釜师——小泉仁左卫门的门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促使御釜师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煮水工具——铁壶。即按茶道用的铁汤釜尺寸大小缩小,并加上壶嘴和把手。
一经研制出来就十分受欢迎,因南部盛冈地区在日本的东北部,是日本自古以来便以出产砂铁、岩铁等良质铁矿闻名,所以那个时候铁壶作为一种比当时民众家中的陶壶更耐用也更实用的器具,在当时是各户各家是都有一把。而后在这股风潮流行到京都,而京都地区的民众,更讲究器物要精美细致。所以京都的铁壶在壶身与盖子跟南部铁壶有着鲜明的区别。首先京都的铁壶是铜盖,不易生锈,而且在二百多年前的京都地区,出现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等堂号,都有着在壶身上,放上日本特色风景的技艺,富士山,琵琶湖的近江八景,树木,家园,樱花都是其在铁壶壶身经常使用到的纹饰。
而今,铁釜在东瀛土地上完成转化,一个回流的作品,我们应该放下唯华夏文明作品方为正统的心态,去慢慢的,仔细地欣赏这件器物,这是同在东亚文化圈内的艺术结晶。华夏文明在东瀛土地上转化而来的艺术结晶。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