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釜是中国传过去的,但日本人不会叫它作中国铁釜。因为这是在同一个文化圈内,相互进行文化物质上的交流后,各自的文明会在这个物质上,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精神寄托与用法,留下各自文明的印记。所以日本铁壶只是目前的一个名称,就目前所能知道的不久的将来,铁壶不只是日本的,更是会成为日本、台湾、中国三地共有的铁壶产业。
唐宋文化的铁器在东瀛土地上的转化。
铁釜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而特别在我国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那时候,已经十分盛行煮茶式。而铁釜(时名为汤釜)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在唐宋时期与日本国的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制釜工艺跟着绿茶树种与制茶方法、茶道、给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人没有对铁釜进行改造,只是遵循他们在中国学到的制造方法,使用方式延续着。
大约在五百年前,日本茶圣千利休确立日本茶道,铁釜(汤釜)成为日本茶道必备的一种器具,而日本茶道,是自上而下的影响着,首先在各藩主大名之间流行,再到武士阶层,再传播到平民。而在大约四百年前,日本盛冈南部藩主,在他的南部辖区内,聘任了许多制釜师,最开始的目的只是促进当地的制造工业,但因为各代南部藩主对茶道的热衷,不断促使着创新,还有市场的巨大需求,尤其第八代藩主——利雄公特别喜欢茶道,并且拜师在第三代御釜师——小泉仁左卫门的门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促使御釜师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煮水工具——铁壶。即按茶道用的铁汤釜尺寸大小缩小,并加上壶嘴和把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