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岁月的流逝,传世的紫砂名壶成为历史遗留下来的珍品,为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所悉心搜求。明朝的名家名壶,到清初已极为珍贵,例如清初名家陈鸣远的作品,到清末已十分稀少。正是因为供少于求的形势,许多赝品就出现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几种常见的作伪方法,以使收藏者、爱好者避免受赝品的困扰。
1、单纯模仿名家的印章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作伪方法,即把真品上的印章加印在伪作上,具体方法是先把真品上作者的印章款识拓印下来,再按拓片摹刻下来,加印在伪作上。鉴定方法其实非常容易,就是直接与真品的印款比较,赝品上的印款往往比真品上的小。
2、以鞋油和茶粉擦涂
这种作伪方法极易分辨,大家可以通过看、摸、闻来识别。具体作伪方法是用棕色鞋油在壶外擦涂,使壶呈旧色,再用茶 粉涂壶内,使壶内有茶迹。
3、以茶着色法
这是一种较高级的作伪方法,制作出的茶壶颇像旧货古董,鉴别方法是,仔细闻壶内若有一股淡淡的霉味便为赝品。具体作伪方法是先用细砂纸打磨壶面!以消除烧制时形成的陶膜,如此便于入色,然后,用一口锅装满水,再放入色重的茶叶,如普洱、铁观音等,把壶也放进去,煮两小时,让茶味沁入,然后下火,自然冷却,用细布打磨见亮,最后再浸入茶水中,浸泡两周以上,使壶内外着上茶色。
4、高手仿制
目前传世的许多名家名作中不乏赝品,只是辨别难度较大。由于科技的发展,有人完全会把款识做到天衣无缝,再加上由技巧高超的工艺师模仿制作,从外观造型上很难分辨,只能从壶的精气神以及泥料方面入手鉴别,因而鉴别难度系数较大。
5、残器修补
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把一些残破较小的壶修补后再高价出售。这就要求购买者在购买时,要特别注意壶体本身的易损部位,尤其是对于那些完好无缺的“老壶”要认真辨别。
6、新壶做旧
新壶做旧的作伪伎俩是随着国内外对紫砂壶爱好的兴起而出现的,这是一种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卑劣行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做旧方法越来越多。其所使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来的。经过处理的新壶,表面滞涩黯然,成为一把假老壶,被制造者用来欺骗买主。
(2)将新壶埋在地下,使它在地下水和土质(酸性或碱性)的作用下,自然地去新光。这种方法是借用了青铜器作假的方法。
(3)在新壶上擦拭同色的皮鞋油,鞋油吸附在紫砂壶表面,掩盖壶的新光。由于鞋油色泽调配得与壶色一致,所以很像老壶。这种作假因有鞋油的异味,很容易被买主识破。
(4)用浓茶汁、食油、酱油、醋、糖调合在一起,涂抹新壶表面,或者加温蒸煮,使调合汁吸入壶胎,退去新光,达到作旧的目的。这种方法也容易被识破,用手触摸即可感觉到壶表面的油腻,因而只能蒙蔽一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