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时下走俏的紫砂壶,恐怕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砂料了,因为被那些影响健康的假紫砂壶或添加化学剂的紫砂壶吓怕了,患上了"紫砂恐惧症"。其实,但凡有头有脸的紫砂工艺师都不会干这种缺德的勾当,因为紫砂毕竟不像新疆和田玉及珍贵宝石那样原材料稀缺,更算不上珍贵,那些负责任的紫砂工艺师自然没必要在原料上做手脚。
紫砂原料既不稀缺也不珍贵,但制备工艺却费时繁琐。为让部分紫砂消费者打消疑虑,我们下面就结合《中国民间艺术品市场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艺术研究》课题的相关研究,从最原始的紫砂泥开始,看看高档紫砂料是怎样"炼"成的。 原矿:可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 谈紫砂原料,必须从宜兴陶土说起。宜兴陶土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甲泥、白泥和嫩泥三大类。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是深藏在地下的一种未经风化的页岩,也称"石骨",主要分布于宜兴大潮山、兰山、南山、黄龙山等地。而紫砂泥就是夹杂于甲泥矿内、开采后再由人工精选的泥料,常被称为"泥中泥",它是制作紫砂陶使用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紫泥、红泥和绿泥。
紫砂泥的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而化学组成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可塑性、收缩性能、烧成温度、烧成后的颜色等,如Fe2O3的含量不同,则成色不一。在正常烧成条件下,Fe2O3含量≤0.8%,烧成后呈白色;含量为1.3%,烧成后呈灰色;含量为2.7%,烧成后呈淡黄色;含量为5.5%,烧成后呈淡红色;含量为8.5%,烧成后呈红色;含量为10.5%,烧成后呈深红色。
经过开采、风化、配料、粉碎、陈腐、练泥等繁琐的工序,制作紫砂壶等紫砂陶的砂料就"练"成了。 紫砂泥常见的配料方法选择各种泥料进行加工处理。采用不同的泥料进行拼配,可以得到多种泥色。采用不同颜色的泥条放在一起扭绞形成,多种颜色对比成为绞泥。在泥料中混合掺入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颗粒,产生颜色深浅效果。在泥料中混合掺入不同大小的颗粒,产生梨皮效果。在泥料里加入适量着色氧化物,使色泽丰富。
紫砂泥常见的拼泥情况 :
1)本山绿泥与适量紫泥相拼,调制成团泥。
2)伏东红泥适量加入铁红粉,调制成朱砂泥、大红袍泥、嫣红泥。
3)白泥适量加入铁红粉,调制成朱泥。
4)紫泥适量加入氧化锰,调制成深褐色。
5)紫泥适量加入氧化钴及氧化锰,调制成黑铁砂。
6)本山绿泥与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适量加入铬绿,调制成菜茄泥、豆碧泥。
7)本山绿泥与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适量加入氧化钴,调制成墨绿泥、天青泥。 8)本山绿泥适量加入氧化钴,调制成绿泥。
9)本山绿泥与少量的白泥相拼,再适量加入铬锡黄,调制成枇杷黄色、葵黄泥、赤鳝泥、黄金桂花泥。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