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明嘉靖提梁壶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23-08-18来源:茶文艺 作者:小茶茶浏览:
明嘉靖提梁壶是明代紫砂质的饮茶器具,该提梁壶是1965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一位名叫吴经的明代司礼太监的墓中发现的。根据与之一起出土的砖刻墓志铭可以推测出,吴经安葬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也就是说这把提粱壶应该制造于嘉靖,十二年之前,与供春壶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明嘉靖提梁是明代紫砂质的饮茶器具,该提梁壶是1965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一位名叫吴经的明代司礼太监的墓中发现的。根据与之一起出土的砖刻墓志铭可以推测出,吴经安葬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也就是说这把提粱壶应该制造于嘉靖,十二年之前,与供春壶是同时代的作品,但其作者至今尚未考证。
 
  吴氏墓中的提梁壶是迄今为止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证的早期紫砂壶。该提梁壶通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周正,赤腹浑圆,接近底部时略有收敛。壶顶上的提梁弯成拱形,带两个倭堕,提梁后部有一个拴绳系盖的小系。扁平的壶盖上面有一个葫芦形的盖钮。盖内用一个凸起的“十”字代替常见的子母口。流根部的壶腹上贴有四瓣柿蒂纹,内为单孔。泥色肝红,质地较糙。壶面粘有一些浅土色的东西。由明代天启年间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所说,紫砂壶烧制初期,并非单装匣钵烧制,因此“不免粘缸坛釉泪”,这也就解释了壶面粘有缸坛飞釉的原因。虽然此提粱壶色泽、文饰等都没有后来的紫砂壶讲究、精妙,但对早期壶的制作、烧造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提粱壶现珍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供春壶  普洱  饮茶  紫砂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筅的历史沿革简介
茶筅的历史沿革简介
茶具在历史长流中的地位
茶具在历史长流中的地位
青花瓷茶具发展历史
青花瓷茶具发展历史
漆器茶具的历史发展
漆器茶具的历史发展
历史上的一些贸易普洱茶庄
历史上的一些贸易普洱茶庄
金属茶具的发展历史
金属茶具的发展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演变及发展
普洱茶的历史演变及发展
安乐号茶庄的历史
安乐号茶庄的历史
冰岛古树茶历史源考
冰岛古树茶历史源考
沱茶的演变历史
沱茶的演变历史
穿越历史的永恒丰碑-古滇青铜
穿越历史的永恒丰碑-古滇青铜
茶文化特性:历史性
茶文化特性:历史性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