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越窑茶具发展及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23-08-18来源:茶文艺 作者:小茶茶浏览:
越窑位于浙江省绍兴,茶圣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越窑的青瓷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越窑便以出产这种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见称于世。唐代时瓷窑的命名通常用瓷窑所在州的名字来给瓷窑命名,而越窑的主要窑厂在越州的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越窑位于浙江省绍兴,“茶圣”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越窑的青瓷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越窑便以出产这种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见称于世。唐代时瓷窑的命名通常用瓷窑所在州的名字来给瓷窑命名,而越窑的主要窑厂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名为越窑。
 
  越窑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自东汉开始瓷器的生产,到宋朝时已经延续上千年,先后经三国、两晋、南朝、唐、宋几个朝代,同任何事物的成长历程一样,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三国时期的越窑所产的瓷器,胎质细密坚实,胎骨以淡灰色为主,釉汁洁净,釉层均匀,早期的青瓷纹饰简朴大方,主要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几种纹路。晚期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陪葬品两类,其装饰也渐趋繁复,不仅出现了斜方格纹路,还出现了堆塑方法。西晋时,整个社会的瓷业繁荣,越窑也随之产量大增。这时越窑所产的青瓷胎体具有厚重感,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均匀厚润,釉色主要是青灰颜色,饰纹精致繁复,采用刻划、堆塑、褐色加彩等多种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西晋时的重要产品。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开始出现烛台、灯、盆、钵、盘、碗、、砚等日常用具的制造,其造型简朴,装饰简练,以弦纹为主。东晋晚期时,器物以日用品为主,青瓷出现一种新的弦纹——莲瓣纹,这在后来的南朝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
 
  唐代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越窑瓷器的繁荣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属越窑生产的“秘色”瓷。初唐时的越窑青瓷胎质灰白且松,呈青黄釉色。晚唐时胎质细腻且致密,胎骨轻盈而精细,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呈黄色或青中带黄。使用最多的装饰方法即素地垂直划纹,还有一种装饰方法就是在器物上堆贴人物、花卉、鱼兽等。除了碗、盘、罐、盒、水盂等常见的器物外,还有瓷砚、执壶、瓷罂等特色器物,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更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经  水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再现茶马古道光辉历史
再现茶马古道光辉历史
历史上的品茶名人
历史上的品茶名人
紫砂陶历史概况
紫砂陶历史概况
紫砂壶生产营销历史
紫砂壶生产营销历史
紫砂壶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紫砂壶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湘西黄金茶的历史
湘西黄金茶的历史
白茶种类和历史
白茶种类和历史
白茶的悠久历史
白茶的悠久历史
中国茶叶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走
中国茶叶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走
中韩茶文化的历史
中韩茶文化的历史
历史上的普洱茶介绍
历史上的普洱茶介绍
正山小种传奇历史
正山小种传奇历史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