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蛋包壶:拙中藏巧俗中透雅

时间:2023-08-22来源: 紫砂壶百科全书 作者:佚名浏览:
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故蛋包壶是由清代嘉庆至道光时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邵大亨首创,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 因制壶时用砂泥将壶身拍打成圆形,为了放置平稳,再用手工将壶底一圈捏平,留出底部中间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蛋包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故蛋包是由清代嘉庆至道光时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邵大亨首创,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
 
因制壶时用砂泥将壶身拍打成圆形,为了放置平稳,再用手工将壶底一圈捏平,留出底部中间凸出圆形,似农家水煮鸡蛋状,故俗称“蛋包壶”。蛋包壶是普通人家及农户们常用饮茶之壶,由于携带方便,旧时农民出耕将此壶放在田埂边歇息时饮用,又称“田头壶”,是传统式样壶。
蛋包壶看到的底大多是鼓起,像荷包蛋样,但嘴的样式变化最多,好像还有高、中、矮款式。通常人们把有圈足的称高蛋包壶,把无圈足凹底的称矮蛋包壶。
 
蛋包壶的制作完全是由手工打片拼接而成,无论外表多么精细的蛋包壶,打开壶盖都可以看到泥片和口沿对接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反映了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古人当时的做壶工艺和法度。
蛋包壶造型古朴典雅,精致飘逸,无半点浮夸渲染之风,全靠本身的自然美取胜,这种自然美是紫砂壶返璞归真的本源。蛋包壶看似简单普遍,甚至有人认为有点拙,有点俗,实则是拙中藏巧,俗中透雅,制作起来难度很大,技术要求很高,没有深厚技术功底的一般艺人很难为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饮茶  紫砂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壶嘴虽小但学问很大
紫砂壶:壶嘴虽小但学问很大
紫砂壶的鉴别及评判
紫砂壶的鉴别及评判
传炉壶:威严稳重古朴典雅
传炉壶:威严稳重古朴典雅
一壶暖心茶 一颗无尘心
一壶暖心茶 一颗无尘心
成功紫砂壶的背后注定有一批精
成功紫砂壶的背后注定有一批精
紫砂壶为什么要调砂
紫砂壶为什么要调砂
“福禄”双全 曼生十八式的葫
“福禄”双全 曼生十八式的葫
上新桥壶解说:两水夹明镜双桥
上新桥壶解说:两水夹明镜双桥
历代紫砂壶制壶名家名录
历代紫砂壶制壶名家名录
紫砂壶吐黑是否泥料有问题
紫砂壶吐黑是否泥料有问题
什么是文革壶 如何鉴定“文革
什么是文革壶 如何鉴定“文革
紫砂壶日常养壶之道
紫砂壶日常养壶之道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